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吴州

吴州

①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)改吴郡置,治所在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大宝元年(550)复为吴郡。陈祯明元年(587)又置吴州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、昆山二市以南,上海市嘉定、奉贤西南,浙江长兴、安吉、桐庐以东,富春江以北地区。隋平陈改名苏州,大业初又改为吴州。大业三年(607)废。

②南朝梁承圣二年(553)置,治鄱阳郡(治今江西波阳县)。陈光大元年(567)废。

③北周大象中改东广州置,治所在广陵县(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洪泽湖以东,江北淮南地区。隋开皇九年(589)改名扬州。

④隋开皇九年(589)改东扬州置,治所在会稽县(今浙江绍兴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(浦江县除外)、曹娥江、甬江流域。大业元年(605)改名越州。

⑤唐武德三年(620)置,治所在吴陵县(今江苏泰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、姜堰二市地。七年(624)废。


(1)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年)置,治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苏州、昆山二市以南,上海市嘉定、奉贤二区以西南,浙江省长兴、安吉、桐庐等县以东,富春江以北地区。大宝元年(550年)废,陈祯明元年(587年)又置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平陈改名苏州。大业初又改吴州,三年(607年)改吴郡。(2)南朝梁承圣二年(553年)置,治鄱阳郡(治今江西鄱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信江、乐安江、昌江流域。陈光大元年(567年)废。(3)北周大象中改东广州置,治广陵县(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上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洪泽湖以东的江北淮南地区。隋开皇九年改名扬州。(4)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东扬州置,治会稽县(今浙江绍兴市)。辖境同越州。大业初改名越州。(5)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吴陵县(今江苏泰州市)。七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居县

    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为清居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136汉初县: “以地爽垲,故以清居称邑。” 隋开皇十六年(596) 废入汉初县。

  • 冰䠀子

    在今黑龙江北安市南与海伦县交界处。1936年12月,东北抗日联军在此伏击日伪军“讨伐”队,共歼灭日伪军三百余人,破坏了日军的“讨伐”计划。

  • 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。《说文》: “郤,晋大夫叔虎邑也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晋大夫叔虎邑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豫部》:“郤乡,在河内。”当在今山西省沁水下游一带。

  • 兀的河卫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第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。辖区约当今俄罗斯乌第河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秋兴亭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凤栖山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9汉阳军: 秋兴亭 “在军治后山巅。唐刺史贾载建。中书舍人贾至诗云,‘诗人之兴秋最高’,故以名。亭后飞阁瞰湖,对大别山,景趣尤胜”。

  • 白荆山

    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二十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蕲水县“板石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西南二十二里有白荆山,与县南二十里之阇黎山对峙,县境之水多经其下。”

  • 翁湖

    一名㴩湖。 在今湖南岳阳市南。 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洞庭 “湖之右岸有山,世谓之笛乌头石。石北右会翁湖口,水上承翁湖”。

  • 湖荡镇

    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南湖荡里村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江阴县图: 东南有葫荡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 江阴县东南有 “湖荡镇”。

  • 旴江亭

   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旴江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5建昌军:盱江亭“在郡城天酒门外盱水之上,南唐韩熙晟记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昌府一》:盱江亭“南唐制置使陈晖建,韩熙载撰记”。

  • 武关郡

    西魏废帝改东弘农郡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武关县 (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)。《元和志》 卷21: “因武陶戍置郡。” 故名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西魏改东恒农郡置,治武关县(今河南内乡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