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吴郡

吴郡

①西汉初以会稽郡治所在吴县,故亦称吴郡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六年(前201),“以故东阳郡、鄣郡、吴都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州王”。一说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,汉武帝后废。《汉书·灌婴传》:“度江,破吴郡长吴下,得吴守,遂定吴、豫章、会稽郡。”

②东汉永建四年(129)分会稽郡置,治所在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、上海市长江以南,大茅山以东,浙江长兴、吴兴、天目山以东,与建德市以下的钱塘江两岸。三国以后逐渐缩小。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)改为吴州。大宝元年(550)复为吴郡。陈祯明元年(587)改置吴州,隋开皇九年(589)移治今苏州市西南横山东五里,改为苏州。大业初复为吴州,寻复为吴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改为苏州,七年(624)还治今苏州市。唐天宝元年(742)又改为吴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苏州。


(1)汉初以会稽郡治所在吴县,故亦称吴郡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高祖六年(前201年),“以故东阳郡、鄣郡、吴郡五十三县,立刘贾为荆王”。一说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,汉武帝后废。《史记·灌婴列传》:“度江,破吴郡长吴下,得吴守,遂定吴、豫章、会稽郡。”(2)东汉永建四年(129年)置,治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属扬州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,大茅山以东,上海市,浙江省长兴县、湖州市、天目山以东,与建德市以下的钱塘江两岸;三国吴后逐渐缩小。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年)改为吴州,大宝初复为吴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,又曾改苏州为吴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干谿

    又名干沟。春秋楚地。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,与城父集相近。《左传》:昭公六年(前536),“令尹子荡帅师伐吴,师于豫章,而次于干谿”。即此。

  • 通津关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开封府祥符县: “通津关在府东北。五代周显德中,疏汴水入五丈河,以通齐鲁,置关于此。”

  • 上林长官司

    明永乐七年(1409)于上林峒置,属广西布政司。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安定镇。万历中并入泗城州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以上林峒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西南。直隶广西布政司。辖境相当今西林县东部、田

  • 奉天府

    ①清顺治四年 (1647),刘承胤劫明桂王由广西全州如武冈 (今湖南武冈县),改武冈为奉天府。清统一后复置武冈州。②清顺治十四年 (1657)改辽阳府置,属盛京将军。治所在盛京 (康熙时治承德县,今辽

  • 可疾云

    即今伊朗德黑兰西加兹温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可疾云”。

  • 阿须乡

    清属林葱土司,民国属德格县,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阿须乡。为藏族著名英雄格萨尔王之故乡。清乾隆年间,林葱土司建格萨尔王庙。流传于今的《格萨尔》英雄史诗有二千多万行,一亿多字,为世界最长的史诗。

  • 扁岛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费信岛。1935年命名为扁岛。1947年改名费信岛。

  • 鼓楼滩

   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岷江中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东北滨大江,内江自双流县流入焉,即牧马川也,合流而南,亦曰武阳江,江中有鼓楼滩。”

  • 陌底渡

    又名郖津渡。在今山西芮城县东三十五里陌南镇南,黄河渡口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中瞻对茹色长官司

    清乾隆十一年(1746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西北。嘉庆二十年(1815)废。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置,治今四川省新龙县。属雅州府。嘉庆二十年(1815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