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陵县
唐武德三年(620)改海陵县置,为吴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。七年(624)复名海陵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海陵县置,治今江苏省泰州市。为吴州治。七年复旧名。
唐武德三年(620)改海陵县置,为吴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。七年(624)复名海陵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海陵县置,治今江苏省泰州市。为吴州治。七年复旧名。
又名西陵、孙陵。俗名松陵冈。三国吴大帝孙权陵墓。又称吴大帝陵。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之阳梅花山上。《寰宇记》 卷90上元县: 吴大帝陵 “在县东北蒋山南八里。按 《丹阳记》: 蒋陵因山为名”。《晋书· 苏
从今吉林通化市东鸭园至大栗子。长114公里。日伪于1938—1940年修筑。
在今四川通江县东一百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通江县: “旧治在赵口坪,洪武中徙于今治。”道光 《通江县志》 卷2: 通江旧县,“ 《旧志》: 赵公坪,明洪武太祖中徙今治。废县在今县东一百里,盖即宋末下通
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(桓仁镇)。清光绪间于此置怀仁县,后改为桓仁县。
①唐渤海国置,为崇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敦化市东北大山咀子镇。辽废。②即隆山县。今四川彭山县。《唐会要》 卷71:隆山作崇山,避玄宗李隆基讳。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吉林省敦化市东北大山咀子。为崇州治。辽废
自今江苏苏州市经吴江至浙江嘉兴市。长74.4公里。为沪杭、京沪(今沪宁)两条铁路的联络线。1935年动工修筑,1936年建成。1944年被日本拆毁。旧铁路名。自江苏省苏州市至浙江省嘉兴市。经吴江、平望
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附近。北宋朱长文 《吴郡图经续记》 卷下: 青龙江 “青龙者,乃战舰之名。或云青龙舟,孙权所造也。盖昔时尝置船于此地,因是名之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“白鹤汇
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三十五里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:马占山“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”。
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四十里。源出天门山,北流会顺安河入江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:铜陵县有天门水。
在今江苏丹徒县东。该地发现西周墓,出土西周铜器 《宜矦矢簋》,有长达一百二十六字的铭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