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郎桥
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南湖熟镇附近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6: 周郎桥 “在城东八十里上元县丹阳乡湖熟镇,下临横塘”。并引石迈 《古迹编》 云:“旧传周瑜尝至此”,因名。
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南湖熟镇附近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6: 周郎桥 “在城东八十里上元县丹阳乡湖熟镇,下临横塘”。并引石迈 《古迹编》 云:“旧传周瑜尝至此”,因名。
在今河南洛宁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8永宁县: 宣利渠 “在县南三里。又有新兴渠、万箱渠,皆分洛水以灌田”。
清雍正九年(1731)置,属惠州府。治所即今广东陆丰县。乾隆《陆丰县志》卷12:陆丰县“去古陆安故壤三十里,去海丰县七十里,乃撮举陆丰以名之,谓不忘其旧也”。即取“陆安”、“海丰”各一字为名。民国初属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瑞州置,治所在高安县 (今江西高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丰、上高、高安等市县地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为瑞州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瑞州为路,属江西行省。治
北宋置,属青石县。即今四川潼南县北五十里古溪镇。
今青海省湟水中游之别名,因流经宗哥城(今青海平安县) 而得名。《宋史·王厚传》: 崇宁三年 (1164),“厚帅大军次于湟,命 (高) 永年将左军循宗水而北,别将张诫将右军出宗谷而南,自将中军趋绥远,
即今湖南资兴市北二十四里蓼江畔之蓼江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兴宁县东北有蓼江市。
西汉置,属平原郡。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。《续山东考古录》卷3谓即山东禹城县西南三十里之禹息城,指出:“汉平原郡属惟羽县故城无可考。羽县莽曰羽贞,余谓禹为羽字音讹,息为贞字形讹耳。”东汉省。西汉封济北
北宋置,属临桂县。在今广西鹿寨县北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北。北宋属临桂县。
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街道江滨。《南齐书· 陈显达传》: 东昏侯永元元年 (499),“显达率众数千发寻阳,与胡松大战采石,大破之,京邑震恐”。《陈书·后主本纪》: 祯明三年 (589)正月乙丑朔,
即今西藏察隅县西北波罗。清末刘赞廷 《波密日记》: “由科麦县至察隅县,计程六百三十五里。由县治西南行,三十里俄京宿,一百二十里至波罗宿。” 即此。“波罗”,藏语意为搬回。相传当地人是从外地迁回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