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哀牢山

哀牢山

①在今云南保山市东,保山坝子东缘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 永昌府: 哀牢山 “孤峰状如坐人,有二穴,水出其中,土人以水之盈涸 卜岁丰俭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金齿军民指挥使司: 哀牢山 “在司城东二十里。本名安乐,夷语讹为哀牢。绝顶有一石如人坐,怀中有二穴名天井,土人于春首,视水之盈涸,以卜岁之丰凶,至者见水溢以为吉兆。穴下相通,取左穴水则右穴水涸,取右亦然”。

②在今云南新平傣族彝族自治县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间。清代称原蒙乐山的南段为哀牢山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新平县: “西,哀牢山,高百数十里,广八百里,滇南最高山也。”


在云南省中部和南部、元江和把边江间。因中、北段为古代部族哀牢部所在地得名。为云岭南延分支之一。西北—东南走向。自点苍山南侧延伸至中、越边境,入越南后称黄连山。为断块山地。东侧较陡,山体高大、绵延不绝,海拔一般在2500米左右,相对高度约1000米。中段最为雄伟,海拔多在 2500 米以上,相对高度 1500— 2000 米,同名最高峰(3166米)和次高峰大雪锅山(3137米)均集中于此。南段降至2000米左右。山地对南下的冷空气和东进的西南暖湿气流均起阻挡作用,使山两侧气候有明显差异。植被垂直分布明显,建有国家级哀牢山自然保护区,重点保护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黑长臂猿、绿孔雀等珍稀动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梦县

    西魏大统十六年(550)置,属城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云梦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32云梦县:“于云梦古城置云梦县,因以为名。”隋属安陆郡。唐属安州。北宋熙宁二年(1069)废。元祐初复置,属德安府。南宋绍兴七

  • 介山

    ①一名介休山、绵山。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春秋时介子推隐居绵山后,“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, 以为介推田,号曰介山”。②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朕用事介山,皆有光应。”即

  • 翁松关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 翁松关在 “ (卢山长官司) 司西七十里”。

  • 深桥

    在今河南唐河县东。《南齐书·戴僧静传》:永明五年 (487),陈显达命僧静等讨桓天生,“未至比阳四十里,顿深桥。天生引虏步骑十万奄至,僧静合战大破之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永

  • 淮东

    地区名。亦称淮左。隋唐以前,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,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,所以习称今安徽淮河南岸一带为淮东。有时也兼指包括长江下游一带。《汉书·荆燕吴传》: “立刘贾为荆

  • 大防山

    即大房山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。 《水经·圣水注》:防水“出(良乡)县西北大防山南”。民国《房山县志》卷1:“自元改建房山县,大防之名遂熄。”今称大房山。即“大房山”。

  • 七岩山

    ①在今山西定襄县东南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40定襄县:“七岩山在县东南十五里,其岩有七,故名。”②在今福建长乐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长乐县:七岩山“在县西南三十里,上有七岩,其北则诸山环峙,围绕

  • 沔阳府

    元至元十五年(1278)改复州路置,治所在玉沙县(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仙桃、天门、洪湖三市。明洪武九年(1376)降为沔阳州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复州路置,治玉沙县(今湖北

  • 新丰 (豐) 县

    ①西汉高帝七年 (前200) 改骊邑县置,初属内史,后属京兆尹。治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十四里阴盘城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京兆尹新丰县注: 应劭曰,“太上皇思东归,于是高祖改筑城寺街里以象丰,徙丰民以实之

  • 独鹤站

    元置,在今广东开平县西北。元置,在今广东省开平市西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