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唐山市

唐山市

1938年改唐山镇置,属河北省。治所即今唐山市。


在河北省东部,南临渤海,邻接天津市。面积 1.35 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802平方千米)。人口706万(市辖区294.9万)。辖路北、路南、古冶、开平、丰润、丰南6区和滦县、乐亭、迁西、玉田、滦南、唐海6县,代管遵化、迁安2县级市。市人民政府驻路北区。因境内唐山而名。本滦州地。清光绪三年(1877年)在此建唐山煤矿(今开滦煤矿),光绪二十四年设唐山镇。1925年与1928年在滦县唐山镇,曾两次设唐山市,但均未确定政务与市界。1938年复设市,属滦县。清光绪《滦州志》:唐山“周回数里,复岭重冈。其东麓则陡河萦带,有流泉十数道注之。相传后唐李嗣源曾屯兵于此,立石城二百余丈,基址尚在。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,葬于此,后人建庙祠之。山以唐名实由于此”。1949年升为河北省辖市。1958年降为县级市,属唐山专区。1960年复升省辖市,原唐山专区所辖秦皇岛、汉沽二市和迁安、昌黎、乐亭、玉田、遵化、滦县、丰润七县划归唐山市。1961年复设唐山专区,唐山市及所辖各市县还属之。1968年改唐山地区。1978年改为省辖市。1983年撤销唐山地区,所属丰润、丰南、滦县、滦南、玉田、遵化、迁西、迁安、唐海九县和秦皇岛市乐亭县划入。1992年遵化县改市,1994年丰南县改市,1996年迁安县改市。2002年丰南市和丰润县改区。北部为燕山山地丘陵区,中部为燕山山前平原区,南部为滦河三角洲平原区。滦河、陡河、蓟运河等南流入海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有小麦、玉米、稻、花生、甘薯、棉花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金、铜、石灰石、铝土等。工业以煤炭、钢铁、电力、机械、建材、陶瓷、化工、造纸、食品为主。京哈、京秦、大秦铁路,京哈、唐山—唐山港高速公路,102、205、112国道和平大等公路纵横境内。唐山港为重要口岸。有唐山工程技术学院等高等学校。古迹有遵化清东陵、明长城等。纪念地有冀东烈士陵园、乐亭李大钊故居。1976年7月28日发生唐山大地震,有抗震纪念碑、地震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夏

    ①泛指华夏东部。《尚书·微子之命》:“庸建尔于上公,尹兹东夏。”宋蔡沈《传》:“宋亳在东,故曰东夏。”②指中国东部地区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建安五年(200),移檄州郡曰:“董卓侵官暴国,于是提剑挥鼓

  • 壶口关

    ①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壶口村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 上党郡有壶口关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: 西汉阳朔二年 (前23),“秋,关东大水,流民欲入函谷、天井、壶口、五阮关者、勿苛留”。②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里东

  • 西江口汛

    即今陕西留坝县东北江口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:西江口汛“在留坝厅东北九十里。东达洋县,南接城固,北通岐、郿、宝、凤,设有千总防守”。

  • 李渡镇

    ①在今四川渠县南李渡乡。清同治《渠县志》卷4:李渡场在“县南隔江二十里,为大竹赴省大路”。②即今四川涪陵市西北三十里长江北岸李渡镇。镇以长江津渡为名。清同治《涪州志》卷2:李渡“相传李白曾过此,因名”

  • 黄墓渡

    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二》: “黄盖墓,在繁昌县西南四十里。有渡曰黄墓渡。”

  • 迎恩驿

    宋置,在今浙江宁海县城东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改名白峤驿。

  • 洛交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鄜州置,治所在洛交县(今陕西富县)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鄜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鄜州改置,治洛交县(今陕西富县)。辖境同鄜州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鄜州。

  • 巴什雅克玛

    在今新疆乌什县西南巴什阿克玛村。《清一统志·乌什》:巴什雅克玛“在乌什城西南九十里,逾托什干河至其地”。

  • 巨津州

    元至元十四年(1277)于九赕置,属丽江路。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巨甸镇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盖以铁桥自昔为南诏、吐蕃交会之大津渡,故名。”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废。唐名罗波九睒

  • 竹子岭

    在今云南宣威市西北,牛栏江东岸。唐代称竹子岭。唐樊绰《蛮书》卷1:“过鲁望第七程至竹子岭。岭东有暴蛮部落,岭西有卢鹿蛮部落。第六程至生蛮磨弥殿部落。此等部落, 皆东爨乌蛮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