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喇沁中旗
清康熙四十四年 (1705) 析喀喇沁右翼旗地置,属卓索图盟。札萨克驻珠布格朗图巴彦喀喇山 (今河北平泉县北蒙和乌苏)。后移驻大城子镇(今宁城县西北大城子镇)。1940年迁平泉街 (今河北平平泉县)。1945年并入平泉县。
古旧旗名。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年)析喀喇沁右翼旗南部与东南部置,治今河北省平泉县北蒙和乌苏。一说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大城子镇。属卓索图盟。1949年并入宁城县。
清康熙四十四年 (1705) 析喀喇沁右翼旗地置,属卓索图盟。札萨克驻珠布格朗图巴彦喀喇山 (今河北平泉县北蒙和乌苏)。后移驻大城子镇(今宁城县西北大城子镇)。1940年迁平泉街 (今河北平平泉县)。1945年并入平泉县。
古旧旗名。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年)析喀喇沁右翼旗南部与东南部置,治今河北省平泉县北蒙和乌苏。一说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大城子镇。属卓索图盟。1949年并入宁城县。
一作炭浦。在今浙江绍兴市东。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 范蠡曰,“吴封地百里于越,东至炭渎”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。相传春秋吴封地百里于越,东至炭渎,即此。
或曰又名灵泉。在今江西宜春市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袁州宜春: “有宜春泉,酝酒入贡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109袁州宜春县: “县侧有暖泉,从地涌出,夏冷冬暖。清澄若镜,莹媚如春,饮之宜人,故名宜春县。”
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西老镇。清为翁牛特右翼旗驻地。
在今河北巨鹿县南贾庄附近。《明史·卢象昇传》: 崇祯十一年 (1638),“师至蒿水桥,遇大清兵”,激战败死。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南贾庄附近。明崇祯十一年(1638年),卢象升于此遭遇清兵,军败战死。
在今新疆英吉沙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《四夷路程》:“苦井、黄渠三百二十里至双渠,故羯饭馆也。”
亦作扶南。指今柬埔寨及越南南部一带。《文选》卷5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乌浒、狼㬻,夫南、西屠。”刘逵引《异物志》注:“夫南特有才巧,不与众同。”
在今阿塞拜疆里海西,靠近库拉河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巴耳打阿”。
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南英城乡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“泃河又南径紻城东,而南合五百沟水。水出七山北,东径平谷县之紻城南,东入于泃河。”
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,白沙岛之北、姑婆屿东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: 铁砧屿 “山上皆石板,大三四丈,平坦无痕,若铁之砧然,故名”。
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龙门镇。北宋属邕州左江道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。1929年改为万承县。唐置羁縻州名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东北龙门。属邕州。两宋因之。元为土州,属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