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二渡水
又名注江。在今湖南永兴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“潦溪水”条下:四十二渡“水源出县西之乾溪,流四十里,灌田八十顷,俱西入耒阳县界,注于耒水”。
又名注江。在今湖南永兴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“潦溪水”条下:四十二渡“水源出县西之乾溪,流四十里,灌田八十顷,俱西入耒阳县界,注于耒水”。
在今四川开县东六里丰乐镇黄陵村。五代时土人黄、侯二家所筑,因名黄侯城,后衍为今名。明崇祯十四年 (1641),张献忠义军大败官军于此。《明史·张献忠传》: “总兵猛如虎、参将刘士杰追之开县之黄陵城,贼
在今河北大名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天成二年(927),明宗“敕卢(芦)台乱兵在营家属并全门处斩。敕至邺都,阖九指挥之门,驱三千五百家凡万余人于石灰窑,悉斩之,永济渠为之变赤”。胡注:“唐开元二十八
又作荧泽。在今河南浚县西。《春秋经传集解后序》 引 《纪年》: “卫懿公及赤翟战于洞泽。” 《左传》: 闵公二年 (前660),狄人伐卫,“战于荧泽,卫师败绩,遂灭卫”。古湖名。又称荧泽。春秋属卫。在
即今广东阳东县南雅韶镇之北津。地当漠阳江出海之口。明万历四年(1576)于此置水砦,为海津要隘。清时设千总驻防。
即今广东阳江市东南大海中小镬岛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8南恩州:小镬州“在州东南”。
①在今北京市丰台区栗园。《辽史·百官志》: 南京栗园司 “典南京栗园”。即此。②在今河北固安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固安县引 《括地志》: “固安之栗,天下称之为御栗,因有栗园。” 北魏孝昌三年 (
元至元二十六年 (1289) 降嶍峨州置,属临安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东北郊登云村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嶍峨县: “昔嶍倪蛮居之,后阿僰酋逐嶍倪据其地,至其孙阿次内附,以其部立千户。” 《清史稿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。为长江津渡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:五马渡“在上元县西北二十三里幕府山之前,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渡江处”。据《晋书·五行志中》:“太安中,童谣曰:‘五马游渡江,一马化为龙。’后中
清康熙四十三年(1704)置,属雷波卫。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千万贯乡。雍正六年(1728)改为土千总。
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平乐县: 诞山江 “在府东。源出诞山,西流至虎阜滩,入乐川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