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溃山
亦作四璝山、四隤山。又名四马山。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南,与安徽和县接界。《寰宇记》卷124和州乌江县:“四溃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。项羽既败于垓下,东走至东城,所从唯二十八骑,汉兵追者数千,羽乃引骑因四溃山而为圆阵,即此山也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48和州:四璝山“在乌江县西北三十里。直阴陵山……今山石上有走马足痕”。《汉书·项籍传》:垓下之战项羽大败,东走东城,“于是引其骑因四陨山,而为圜陈外向,汉骑围之数重”。即此。
亦作四璝山、四隤山。又名四马山。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南,与安徽和县接界。《寰宇记》卷124和州乌江县:“四溃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。项羽既败于垓下,东走至东城,所从唯二十八骑,汉兵追者数千,羽乃引骑因四溃山而为圆阵,即此山也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48和州:四璝山“在乌江县西北三十里。直阴陵山……今山石上有走马足痕”。《汉书·项籍传》:垓下之战项羽大败,东走东城,“于是引其骑因四陨山,而为圜陈外向,汉骑围之数重”。即此。
即昭潭。在今湖南长沙市南昭山西湘江中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“湘水又北径昭山西,山下有旋泉,深不可测,故言昭潭无底也。亦谓之湘州潭。”即“昭潭”。
西汉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村。 东汉改为陵县。
隋开皇三年(583)改巫县置,属信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巫山县:“隋加‘山’字, 以巫山硖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巴东郡。唐属夔州。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》:永平四年(914),“荆南高季
即今河北元氏县北二十里因村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元氏县图:北有因村镇。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流南县置,属端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北。大业初废入铜陵县。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容州。治所即今广西玉林市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南流县: “以县南百步有南流江名
即章城门。又称章门。汉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。《三辅旧事》载:“章门亦曰光华门。”
即今缅甸中部敏建西南之蒲甘。公元11世纪中至13世纪末叶,曾为蒲甘王朝都城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 有专条记述。
五代晋天福初改郴州置,治所在敦化县 (今湖南郴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兴县以南耒水流域和宜章县地。后汉乾祐初复名郴州。五代晋天福初改郴州置,治敦化县(今湖南郴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永兴县以南耒水流域
在今广东潮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海阳县:产溪“在府北九十里。东南流,会于韩江”。
北宋置,属怀德军通峡砦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