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四甲镇

四甲镇

即今江苏海门市东北三十四里四甲镇。清光绪《通州直隶州志》卷1:东“八十里曰四甲镇”。


在江苏省海门市中西部、三余竖河与老运河两岸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6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四甲,人口 8500。初名四甲坝,旧以“甲”为划分地域计段名称,因处第四甲,故名。1949年为四甲区属镇,1957年与德安、新生、保田、同心四乡合置四甲乡。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6年置镇。2000年国强镇并入。产玉米、棉花、小麦、豆类、油菜籽、蚕茧等。有轻纺、机械、电子、化工、冶金、建材等厂。青掘等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峄州

    金兴定中置,治所在兰陵县 (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)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省兰陵县入州,属益都路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为峄县。金兴定中置,治兰陵县(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峄城镇南)。蒙古移治今

  • 大鸣泉

    在今河北正定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真定府:大鸣泉在“府西二十里。西韩河发源处也。又有韩家、曹马口等泉,凡四十余穴,溉田百余顷”。

  • 上元县

    唐上元二年(761)改江宁县置,属润州。治所即今江苏南京市。以年号为名。光启三年(887)为升州治。五代吴天祐十四年(917)又分上元县地置江宁县。自此与江宁县同城而治,同为升州治。武义二年(920)

  • 大岘山

    ①亦名赤焰山。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北十三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24和州含山县:“郦道元注《水经》云:滁水东经大岘山,西北流径大岘亭,即此山也。”《宋书·鲁爽传》:孝建元年(454),鲁爽反,“遣左将军薛安都步

  • 经棚设治局

    1913年析克什克腾旗置,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(经棚镇)。次年升为经棚县。原属直隶省多伦直隶厅辖境,1914年1月划归热河特别区域,7月置局。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经棚镇

  • 程溪寨

    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六十八里澄海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平阳县: 程溪寨“在县南、蒲门所东南,南至海,西抵镇下门水寨,蒲门之要区也。嘉靖三十四年,倭贼由此登犯”。

  • 柳城

    ①在今河南西华县西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0西华县: 柳城 “在县西二十里。故老传云女娲氏之都。本名娲城。魏邓艾营稻陂时,柳舒为陂长,后人因为柳城”。隋开皇元年 (580) 于此置柳城县。②即思乡城。

  • 大庄街

    即今云南开远市东南三十六里大庄回族乡。旧置哨,滇越铁路经此。

  • 白水湖

   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:白水湖在“府北十里。旁通十里,足资灌溉,兼有菱芡鱼虾之利”。②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桐庐县:白水湖在“县西北二十里。广百三十余亩,溉田甚溥

  • 募迺寨

    即孟乃。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北四十三里竹塘乡。清设土把总驻守。1950年澜沧县迁治于此。1954年县治迁勐朗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