垣县
①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约三十五里王茅镇。东汉改东垣县。
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亳城县置,属绛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。唐属绛州。北宋改为垣曲县。
古县名。(1)西汉以垣邑置,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王茅。属河东郡。东汉改为东垣县。(2)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亳城县置,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古城。属绛郡。唐武德初为邵州治所。贞观以后屡有改属,或属绛州,或属洛州、陕州,元和后复属绛州。北宋改名垣曲县。
①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约三十五里王茅镇。东汉改东垣县。
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亳城县置,属绛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。唐属绛州。北宋改为垣曲县。
古县名。(1)西汉以垣邑置,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王茅。属河东郡。东汉改为东垣县。(2)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亳城县置,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古城。属绛郡。唐武德初为邵州治所。贞观以后屡有改属,或属绛州,或属洛州、陕州,元和后复属绛州。北宋改名垣曲县。
又作色楞素山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乌德利湖北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24:黑龙江“又东有药民河自东南来注之。江心有洲。其西岸即色楞素山麓也”。
即西汉高祖长陵、惠帝安陵、景帝阳陵、武帝茂陵、昭帝平陵。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七里,余四陵皆在今陕西咸阳市境内。《汉书·原涉传》:“郡国诸豪及长安、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。”《班固赋》:“南望杜陵,
1945年析金县地置,属辽宁省 (后属旅大行署区)。治所在旅顺口 (今辽宁大连市西南旅顺)1950年裁入旅大市。旧市名。1947年由金县析置,治旅顺口(今辽宁大连市西南旅顺口区)。1960年撤销,并入
春秋时郕地。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。《春秋》:桓公十一年(前701),“公会宋公于夫钟”。《左传》:文公十二年(前615),“郕伯卒,郕人立君。大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”。皆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郕邑。在今山东省汶
①在今安徽岳西县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潜山县:天堂山在“县西北百四十里。四壁高峻,中敞如堂,平广可置万骑,昔尝屯兵于此”。②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北百里之天堂山。明嘉靖《建宁县志》卷3《山川》建安县:天
即制、北制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。《穆天子传》 卷1: “七萃之士高奔戎……生捕虎而献之,天子命为之柙,而畜之东虞。是为虎牢。” 《左传》: 庄公二十一年 (前673),周惠王
一作郗。西周畿内邑,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。春秋初属郑。《左传》: 隐公十一年 (前712),周王“与郑人苏忿生之田”,有 “温、原、絺” 等十二邑。杜注: “在野王县西南。”
①即今福建闽侯县西北白沙镇。地当黄石溪水入闽江之口,为通闽清县要道。明、清有驿丞驻此。②即今湖北长阳县西北白沙驿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开皇八年(588),大举伐陈,遣“王长袭引步卒自南岸击昕别栅,大将军刘
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。清光绪十四年 (1888) 将军恭镗奏请开办。庚子年 (1900) 义和团运动爆发,被俄人占领。至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始收回。宣统年间,矿点有漠河老沟、小北沟、洛古河、兴
①秦置,属恒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7真定县:“本名东垣……以河东有垣县,故此加东字。”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八年,高祖东出韩王信,余反寇于东垣。”即此。西汉高帝十一年(前1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