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密儿河
亦作塔米儿河。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支流塔米尔河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 二年(1230) 春,“帝与拖雷猎于斡儿寒河。……夏,避暑于塔密儿河”。又作忽尔班达弥尔河 (见欧阳玄 《圭斋集》 卷11 《高昌偰氏家传》)。因由三条小河汇成,故名。
亦作塔米儿河。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支流塔米尔河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 二年(1230) 春,“帝与拖雷猎于斡儿寒河。……夏,避暑于塔密儿河”。又作忽尔班达弥尔河 (见欧阳玄 《圭斋集》 卷11 《高昌偰氏家传》)。因由三条小河汇成,故名。
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南一百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二》: 金鸡砦“自金毛关平地特起一山,高百丈,周环有水。明正德中,剿流寇尝屯兵于此”。
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方里乡。明嘉靖《长垣县志》卷1《镇集》:“方里集,城东北三十五里。”集镇名。在河北省魏县城西南部。属北台头乡。人口 3320。以集市大得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。有制砖厂。通公路。
北宋崇宁三年(1104)置,为兰州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。金省入兰州。古县名。北宋崇宁三年(1104年)置,治今甘肃省兰州市。属兰州。金废。
唐武德 三年 (620) 置,属榆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县南 三十二里魏城村。六年 (623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今山西省榆社县南魏城。属榆州。六年省。
又名安济桥、大石桥。在今河北赵县南五里洨河上。隋开皇年间,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,为我国现存古代大型单孔石拱桥。桥长64.4米。桥拱肩敞开,在大桥的拱肩上,各建两个小拱,桥身构思精巧,既减轻重量,又利于排
即今左权县东拐儿镇。《清一统志· 辽州》 “长城镇” 条下: 拐儿镇 “在州东北”。在山西省左权县东北部。面积231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拐儿,人口940。因其位于三条沟谷交叉的拐弯
在今江西广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永丰县: 乾封驿 “在县南。《志》 云,永丰路通闽、川、越,客担荷者群至,因设驿于此。今废”。
①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。为广州南站,粤汉铁路发端于此。对岸为石围塘,与广三铁路相望。②在今广东大埔县东北西河镇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埔县: “南有大产巡检司,后迁黄沙。”③即黄沙城。今陕西勉县东南黄沙
在今云南中甸县东北八十五里。清有外委把总驻防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改兰溪县置,属婺州路。治所即今浙江兰溪市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兰溪县。元元贞初升兰溪县置,治今浙江省兰溪市兰江镇。属婺州路。明初复降为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