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城
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 夏县: 夏城 “相传禹建都时筑,一名禹王城。城内有青台,高百尺,或谓之涂山氏台”。
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 夏县: 夏城 “相传禹建都时筑,一名禹王城。城内有青台,高百尺,或谓之涂山氏台”。
在今云南勐海县西南一百里打洛镇。元代属车里路军民总管府。《招捕总录》: 元贞二年 (1296)十一月,“车里蛮浑弄兴兵,占夺甸寨十又三所,结构八百媳妇蛮,欲攻倒龙等。云南省遣兵招捕”。倒龙即打洛,傣语
1929年析鄯善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。1949年改为七角井中心区。1954年撤销。1930年由鄯善县所属七角井县佐改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七角井镇。因此地有七眼井,故
①春秋时晋士会邑,以邑为姓,称范氏。当在今山西屯留县地。《左传》: 宣公十六年 (前593),“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、铎辰”。按留吁、铎辰等在今山西屯留县附近。据赏战功之例,赐士会食邑范,应在此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高平县置,属泗州。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。大业初属下邳郡。唐属泗州,开元二十五年 (737) 移治临淮县 (今洪泽县西临淮乡)。北宋建隆二年 (961)废。古县名。隋
即青冈岭。在今甘肃环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唐天成四年 (929),“康福行至方渠,羌胡出兵邀福,福击走之; 至青刚峡,遇吐蕃野利、大虫二族数千帐, 皆不觉唐兵至, 福遣卫審掩击,
即今台湾省台中县东之东势镇。原名东势角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东势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东势镇。据张荣楼、李梦愚编《台中县志稿·台中县乡镇地名的掌故》 说,因居本县东方角落,所以叫做“东势
北周保定元年 (561) 置,为洮州洮阳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 (一说即今甘肃临潭县)。唐贞观四年 (631) 移治故洪和城 (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),寻废。古县名。北周保定元年(561年)
在今福建宁德市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1921年由荆南道的宜昌、江陵、公安、石首、监利、松滋、枝江、宜都、长阳、兴山、巴东、五峰、秭归十三县及襄阳道的荆门、当阳、远安三县合置,属湖北省。治宜昌县 (今湖北宜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巴东、五峰
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一百里羊山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即墨县:走马岭寨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又东北十里有羊山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