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林寺
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上,与西林、东林寺合称三大名寺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上大林寺“在庐山西大林峰南。晋建。元末毁。明宣德中重建。寺前有宝树二,曲干垂枝,圆旋如盖。又中大林寺在庐山锦涧桥北,下大林寺在桥西”。
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庐山上。与东林、西林寺合称三大名寺,为东汉明帝时佛教中心之一。唐元和十二年(817年),白居易游此且有题咏。现辟为花径公园。
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上,与西林、东林寺合称三大名寺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上大林寺“在庐山西大林峰南。晋建。元末毁。明宣德中重建。寺前有宝树二,曲干垂枝,圆旋如盖。又中大林寺在庐山锦涧桥北,下大林寺在桥西”。
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庐山上。与东林、西林寺合称三大名寺,为东汉明帝时佛教中心之一。唐元和十二年(817年),白居易游此且有题咏。现辟为花径公园。
西魏废帝三年(554)置,属光迁国。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)改为永清县。古县名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析房陵县置,治今湖北省保康县西。属光迁国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改永清县
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二十三里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 “两山雄峙,一径盘纡,东西隘口数处,……为民间御苗之地”。
西汉景帝二年 (前155) 置,属内史。治所即今陕西耀县东一里河东堡。武帝后属左冯翊。东汉初废。永元九年 (97) 复置,三国魏又废。古县名。西汉景帝二年(前155年)置,治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东。属
从吉林朝阳川(今龙井市西北)至延吉(今延吉市)。长10公里。为天图铁路支线。1924年由中日合建。1933年被拆除,改建。
战国赵邑。即今山西阳高县。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: 雁门山 “雁出其间,在高柳北。高柳在代北”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即今山西省阳高县。西汉置县。
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十五里三教寺后。《清一统志·石柱厅》: 秦良玉墓 “在厅东十五里回龙山”。秦良玉 (1574或1584—1648),明四川忠州 (今忠县) 人。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。马死,代领
在今湖北丹江口市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均州:小江口关在“州东南八十里,接光化县界。路出河南”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均州:小江口关,“《州志》以为即均口”。
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浮梁县: 倒湖在 “县东北百三十里,与祁门县接界。又东北百十里即祁门县也。湖当往来经行之道”。
即今与美姑河汇合处起至四川宜宾市一段金沙江。两晋至清称马湖江。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 僰道县:“治马湖江会,水通越巂。”《水经·若水注》:“绳水又径越巂郡之马湖县,谓之马湖江。”唐樊绰《蛮书》卷2:泸水“
在今江苏宜兴市西二十五里章浦侧。《晋书·周札传》: 周处之子周札, “以讨钱㻅功, 赐爵漳浦亭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