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榭岛
古称大若山。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以东的东海海域中,东北邻舟山岛。岛上树林茂密,远处眺望,如浮于水面之亭台楼阁,故得名。土沃民稠,明时设兵戍守于此。原有大榭山、小榭山两岛,因筑塘相连。面积28.2平方千米。最高处海拔334.1米,山地占全岛四分之三。以农业为主,特产“大榭萝卜干”,养蜂业发展较快。岛与大陆间有桥相连,并有多处渡口。岛南与穿山半岛之间的穿山港是船只出入杭州湾的重要水道。
古称大若山。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以东的东海海域中,东北邻舟山岛。岛上树林茂密,远处眺望,如浮于水面之亭台楼阁,故得名。土沃民稠,明时设兵戍守于此。原有大榭山、小榭山两岛,因筑塘相连。面积28.2平方千米。最高处海拔334.1米,山地占全岛四分之三。以农业为主,特产“大榭萝卜干”,养蜂业发展较快。岛与大陆间有桥相连,并有多处渡口。岛南与穿山半岛之间的穿山港是船只出入杭州湾的重要水道。
①东汉桓帝置,治所在高阳县 (今河北高阳县东)。后废。西晋泰始初置高阳国,治所在博陆县(今蠡县南)。北魏改为高阳郡,移治高阳县 (今高阳县东)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属冀州。治所在高阳县 (今山东
即吉兰丹。 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北部吉兰丹一带。《元史·马八儿等国》: 至元二十三年 (1286), 马八儿、 急兰亦䚟等国 “皆遣使贡方物”。
①唐载初元年(689)改真源县置,属亳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。神龙元年(705)复为真源县。②北宋大中祥符五年(1012)改曲阜县置,属兖州。治所即今山东曲阜市东十里旧县。金天会七年(1129)复名曲
即今陕西宝鸡县西北金陵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渭水“东与楚水合,世所谓长蛇水。水出汧县之数历山也,南流经长蛇戍东,楚水又南流注于渭”。
在今四川剑阁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剑州: 紫石驿在 “州东六十里。陆道所经。今革”。
在今河南唐河县东。《南齐书·戴僧静传》:永明五年 (487),陈显达命僧静等讨桓天生,“未至比阳四十里,顿深桥。天生引虏步骑十万奄至,僧静合战大破之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永
1928年上龙土司与金龙峒土司合并置,属广西镇南道。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东上金乡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并入龙津县。旧县名。1928年由上龙、金龙两土司辖地改置,治窑头(今广西龙州县东南上金)
即今安徽寿县西南迎河集。清乾隆《寿州志》卷1西南乡《市集》:迎河集“离城一百里”。
①指今吉林、黑龙江两省境之松花江。《金史· 世纪》: “生女直地有混同江、长白山,混同江亦号黑龙江,所谓 ‘白山、黑水’ 是也。”②即今黑龙江省及俄罗斯阿穆尔州、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境之黑龙江。《明一统
东汉建武二十六年(50)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。延平元年(106)移治今湖南桃源县东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“县在沅水之阴,因以沅南为名。”隋并入武陵县。古县名。东汉建武二十六年(50年)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