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邑县

大邑县

唐咸亨二年(671)析晋原县西部置,属邛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大邑县。《寰宇记》卷75大邑县:“其邑广大,遂以为名。”明洪武十年(1377)废入邛县。十三年(1380)复置,属嘉定州。成化十九年(1483)复属邛州。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唐代,县所产瓷器冠全蜀,杜甫《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》诗云:“大邑烧瓷轻且坚,扣如哀玉锦城传。”


在四川省中部盆地西缘。属成都市。面积1211.5平方千米。人口49.6万。辖13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晋原镇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临邛、依政县置安仁县,治今县东南安仁镇,属邛州;贞观十七年(643年)废。咸亨元年(670年)复置,次年析晋原县置大邑县,治今晋原镇,属邛州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其邑广大,遂以为名。”元初安仁县省入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省大邑县入邛县;十三年复置,仍属邛州。1913年属上川南道,1914年属建昌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,1952年改属四川省温江专区。1960年撤新津县并入,1962年析出复置。1968年属温江地区,1983年属成都市。地处平原与山地结合地带。中部多低山丘陵及冲积平坝,东部为成都平原。斜江河、䢺江河自西向东流贯县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玉米及油菜籽为主,经济作物有茶、甘蔗、棕片等。山区产黄连、黄柏、贝母、厚朴等200余种中药材。有煤、铁、芒硝、石膏等矿藏。有采煤、建材、机械、化肥、酿造等工业。成温邛公路经此。有“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”及名胜古迹鹤鸣山、雾中山、子龙庙、药师岩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泸州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泸州 (今四川泸州市)。成化四年 (1468)迁宋江渡 (今四川兴文县)。清康熙二十四年 (1685)废入泸州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于泸州

  • 副州

    元置,属鹤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县境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02) 废。元置,治今云南省鹤庆县境内,属鹤庆府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废。

  • 东三铺

    即今安徽宿州市东三铺乡。明嘉靖《宿州志》卷1:州南闵孝乡有东三铺集。清光绪《宿州志》卷3:东三铺集“至城三十里”。

  • 河连湾

    在今甘肃环县西北。1936年6月至1937年初为陕甘宁省工农民主政府驻地。

  • 都亮县

    北宋置,属羁縻环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南。后废。

  • 汉中郡

    战国秦惠王更元十三年(前312)置,治所在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东)。因水为名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,留坝、勉县以东,乾祐河流域及湖北郧县、保康以西,米仓山、大巴山以北地。西汉移治西城县(今陕西安康市

  • 凫口

    在今陕西勉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太祖乾化元年(911),“蜀主以昌王宗为应援招讨使,定戎团练使王宗播为四招讨马步都指挥使,将兵救安远军,壁于廉、让之间, 与唐道袭合击岐兵,大破之于

  • 油口

    一名油江口。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北隅。《三国志·蜀书 ·先主传》 注引 《江表传》: “备别立营于油江口,改名为公安。” 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公安县: “今县城北有油口巡司。”在今湖北省公安县北。为

  • 英布城

    又名兹乡。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饶州鄱阳县: 英布城 “汉初筑,以居布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鄱阳县 “武阳城” 条: 英布城 “在府西北百五十里。汉初吴芮筑,以居布。布,芮婿

  • 斡罗孩城

    亦作兀剌海城、兀郎海城。西夏建,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二年 (1207),“再征西夏,克斡罗孩城”。四年(1209) 又攻西夏,“克兀剌海城”。即“兀剌海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