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鲁堡
在今山西左云县北三十里宁鲁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宁鲁堡“嘉靖二十一年筑,万历初增修。周二里有奇。……后设市场于北,亦冲要处也”。
在今山西左云县北三十里宁鲁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宁鲁堡“嘉靖二十一年筑,万历初增修。周二里有奇。……后设市场于北,亦冲要处也”。
元至元二十三年 (1286) 改定昌路置,属德昌路。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属德昌府。永乐二年 (1404) 改为普济长官司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置,治今四
唐渤海国置,为长岭府治。治所在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。一说在今吉林桦甸市南苏密城。辖境约当今吉林桦甸、梅河口市一带。辽废。渤海国置,治今吉林省桦甸市南苏密沟(或说治今海龙西南山城镇),为长岭府治。辽
即今云南勐腊县西五十四里勐捧镇。明设版纳勐捧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捧” 为会发光的妖精,意即传说有会发光妖精的地方。清代作勐搻。 民国初有县佐驻此。 1940年设勐捧镇。
即东洲。今江苏启东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1通州:东布洲“元是海屿沙岛之地,古来涨起,号为东洲。忽布机流至沙上,因名布洲。既成平陆,民户亦繁”。
即今四川隆昌县西北双凤镇。清乾隆《隆昌县志》卷4:双凤驿场“北六十里”。驿当内江与隆昌之间,距离均六十里,为巴蜀通衢。
明万历五年 (1577) 置,属广东都司。在今广东郁南县西南通门镇。后废。明万历五年(1577年)置,治今广东省郁南县南通门。后废。
即白沟水。在今安徽萧县南。自梧桐陂北流入古获水。《水经· 获水注》: “猚水又东,净净沟水注之。水上承梧桐陂,西北流,即刘中书澄之所谓白沟水也。又北入于猚,俗名之曰净净沟也。”
西魏大统十六年 (550) 改平阳县置,为董城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。隋大业二年 (606) 改名吉阳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改平阳县置,治今湖北省安陆市北吉阳城。属重(董)城郡。隋大业初改名吉阳
在今广西田东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1田州:工尧隘“在州东南。亦曰共尧村。州之险塞也。嘉靖初,官兵讨岑猛,猛以劲兵屯工尧隘。别将沈希仪击之,去工尧五里而营,夜分三百人缘山而右,走间道,三百人沿江而左
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设朵颜、泰宁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之地,通称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。简称三卫。其牧地在今内蒙古东北部洮儿河、绰儿河下游和黑龙江西部嫩江下游一带。宣德、正统间逐渐南徙,其后遂定牧于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