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定县

安定县

①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村。东汉废。东晋复置,为安定郡治。十六国时,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。唐至德元年(756)改名保定县。

②西汉置,属交趾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南河省南定县西北红河南岸。南朝宋改为定安县。

③南朝宋侨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。后废。

④北魏置,属城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南。西魏废。

⑤南朝梁置,为黄川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。梁废。

⑥隋开皇三年(583)置,属定州。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镇。《元和志》卷17:“取汉旧名。”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鹿城县。

⑦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鸢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快州一带。贞观元年(627)废入朱鸢县。

⑧辽置,属辽州。治所当在今辽宁新民市附近。金废。

⑨金大定七年(1167)改定安县置,为宁州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宁县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)省入州。

⑩蒙古宪宗二年(1252)升安定堡置,属延安路。治所即今陕西子长县西北安定镇。明属延安府。民国初属榆林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2年改名子长县。

(11)元至元十二年(1275)改邛水县置,属镇远府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。二十年(1283)复改邛水县。

(12)明洪武十年(1377)改安定州置,属巩昌府。治所即今甘肃定西县。1913年改为定西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泾川县北、泾河北岸。属安定郡。东汉废。西晋复置。北魏为安定郡治。唐至德元载(756年)改保定县。(2)西汉置,治今越南南定省南定西北红河南岸。属交趾郡。南朝宋改定安县。(3)金大定七年(1167年)以定安县改置,治今甘肃省宁县。属宁州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年)废。(4)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邛水县置,治今贵州省三穗县西南。属思州宣慰司。二十年复为邛水县。(2)古旧县名。(1)蒙古宪宗二年(1252年)于安定堡置,治今陕西省子长县西北安定镇。属延安路。明、清属延安府。1934年析西部分设赤源县,1935年析东部置秀延县。1936年撤赤源县,地属安定县。1937年并秀延县入安定县。1942年为纪念谢子长烈士改名子长县,移治瓦窑堡。(2)明洪武十年(1377年)降安定州为县,治今甘肃省定西市。属巩昌府。清代因袭。1914年因与陕西省安定县重名,改名定西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花铺

    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 “牛角巷铺”条下,又有“红花铺”等,皆戍守处。

  • 青溪县

    一作清溪县。唐永贞元年 (805) 以李纯讳改还淳县置,属睦州。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。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方腊起义于此。次年改为淳化县。(1)古县名。唐永贞元年(805年)避宪

  • 油罗关

   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九溪卫: 油罗关 “在卫境。《志》 云: 慈利有油罗、大泉、于制、野鸡等关,俱永定卫军戍守”。《清一统志 ·永顺府》: 油罗关 “在桑植县东南五十里。一名牛骡

  • 卢龙山

    ①自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东南七老图山岭起,蜿蜒于长城内外,直至山海关北,卢龙塞道在其地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北平郡新昌县:“有卢龙山。”《水经·濡水注》:“濡水又东南径卢龙山。”杨守敬《水经注疏》

  • 大胜关

    ①亦名大胜关港、大胜港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三十里板桥镇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江宁县:大胜关“陈友谅来侵,太祖命杨璟驻兵大胜关,友谅至,璟御之。友谅见港水狭,即退出大江,趋江东桥败去。今有巡司,

  • 马度山

    又名马岭山。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北七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66郁林县:“马度山一名马岭。”明万历《广西通志》卷5贵县:马岭山“一名龙马,又名马度。唐以前有马岭县”。

  • 万和店

    即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一十二里万和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随州北有万和店。

  • 石菌铺

    在今福建同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同安县:石菌铺在“县南海滨,为烽堠之所。嘉靖四十年倭贼自漳州府长泰县突犯同安, 乡兵袭击之,贼窜石菌海滨是也”。在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南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泉州

  • 田坪址湖

    在今湖北石首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石首县:田坪址湖在“县南四十余里。……掌于河泊所”。

  • 蔡家路镇

   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北蔡路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川沙县北有 “蔡家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