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居山
①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安陆郡应山县:“有安居山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83随州:安居山“在州东北一百十五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 安居山“在随州东北一百十五里,接应山县界”。
②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:安居山在“县西南五十里。高千仞,广百里。四面悬崖峭壁, 上有三路, 一平坦, 一极斗峻难上。昔人多避兵于此。其上突出一山,名天宝山。有泉”。
①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安陆郡应山县:“有安居山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83随州:安居山“在州东北一百十五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 安居山“在随州东北一百十五里,接应山县界”。
②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:安居山在“县西南五十里。高千仞,广百里。四面悬崖峭壁, 上有三路, 一平坦, 一极斗峻难上。昔人多避兵于此。其上突出一山,名天宝山。有泉”。
即佷山县。汉置,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三十六里州衙坪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作 “很山”。
北宋置,属河东县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七十五里匼河村。
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南一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桂阳州 “泗洲镇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州 (今桂阳县) 东百里有鱼黄洞,近江西大庾县界。正德中,群 ‘盗’ 结聚于此,土兵破灭之。洞中田连阡陌,皆膏腴
即今云南广南县东南九十里板蚌乡。清有经制外委驻此。壮语 “板” 为村寨,“蚌” 为低凹,“板蚌” 意即低凹的村寨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广南县东部、平密河与西洋江交汇处。板蚌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200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南口镇雪山村。1961—1981年在此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及早期铜器文化遗存: 第一期属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,与中原仰韶文化有密切关系,距今约六千年; 第二期属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
①北魏天兴中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北。北齐废。②1914年改宁远县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永兴乡。以北魏凉城郡取名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37年迁治新堂 (今凉城县
古名邛池泽、邛河。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。清乾隆《西昌县志》:“邛池亦名邛海, 治东南十五里。周围四十余里,澄澈可鉴。东南西三面环山,深不可测,西流二十余里, 东转达安宁河。”在四川省西昌市区东南。《汉书
亦作达围。即今四川小金县东一百里达维乡。民围《川西边事辑览》第八编:达维“此地居民约六七十家。场后有喇嘛寺,名乘妙寺,中有喇嘛二百余人”。“达维”,藏语为石碉之意。1935年6月13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一
在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镇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江州: 波汉山 “在州治后。山势起伏,如波澜,因名”。
在今安徽明光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定远县:大横山“在县东七十里。以横界于东南而名。山上有石垒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