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阳县

安阳县

①秦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。西汉废入荡阴县。三国魏复置,属魏郡。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置,属相州。移治今安阳市。大业初为魏郡治。唐为相州治。金明昌三年(1192)为彰德府治。元为彰德路治,元末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复置,为彰德府治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8月析城区及郊区置安阳市,县徙治水冶(今安阳县西水冶镇)。1954年还治安阳市。

②西汉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洋县北。三国魏移治今陕西石泉县东南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名安康县。

③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南。西晋改名南安阳县。南朝宋复名安阳县。隋废。

④即西安阳县。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。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邕流“居五原安阳县”。李贤注:“即西安阳县也,故城在今胜州银城县。”

⑤三国魏置,属魏兴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池河入汉水口之北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名安康县。

⑥三国吴宝鼎三年(268)改罗阳县置,属临海郡。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因与司州魏郡之安阳县重名而改为安固县。

⑦东晋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南。北魏属东魏郡。北齐废。

⑧南朝宋改南安阳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南陡沟镇。北魏为安阳郡治。隋开皇初废入真阳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豫州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
⑨南朝宋侨置,属南汝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。南齐因之。后废。

⑩北魏永平元年(508)置,为北谯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后废。

(11)北魏孝昌二年(526)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二十五里麻城。北齐属彭城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砀山县。

(12)北魏置,属高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。北齐废。

(13)北魏置,为安阳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北安伏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名长川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正阳县西南。属汝南郡。西晋改名南安阳县,南朝宋复原名。隋废。唐初复置,后又废。(2)西汉置,治今陕西省洋县北。属汉中郡。三国魏移治今陕西省石泉县东南池河西北汉水东岸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名安康县。(3)三国吴宝鼎三年(268年)以罗阳县改名,治今浙江省瑞安市北西岙一带。以境域安阳江得名。属临海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名安固县。(4)北魏孝昌二年(526年)置,治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北。属砀郡。北齐、北周属彭城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废入砀山县。(5)北魏置,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。为安阳郡治。后为北秦州治。西魏为交州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长川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南省北部,北邻河北省。属安阳市。面积 1500 平方千米。人口92.6万。辖8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安阳市北关区。商为相地,后为殷都。西周先后属邶国和卫国。战国为魏宁新中邑。秦昭王五十年(前257年)秦将王犊、张唐攻拔宁新中,改宁新中为安阳。秦置安阳县,属河内郡。民国《续安阳县志》:“相传安阳境内之北岭名寿安山,城在寿安之南,故曰安阳。”西汉废。西晋复置安阳县,治今安阳市城区西南。东魏废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年)邺县移治今安阳市城区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改邺县为安阳县,属相州;大业年间属魏郡。唐、宋属相州。金属彰德府。元属彰德路。明、清属彰德府,为府治。1912年废安阳县。1913年复置,属豫北道。1914年属河北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复置邺县,治今安阳市城区东崇义,属平原省安阳专区。1954年废邺县,属河南省安阳专区。1959年属安阳市。1960年安阳县并入安阳市。1961年再置安阳县,属安阳专区。1969年属安阳地区,1983年属安阳市。地处太行山低山丘陵盆地和山前平原区,地势西高东低。漳河、安阳河、謻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油菜籽为主。矿产有铁、煤、锰、铝土等。工业有采煤、炼铁、机械、化肥、水泥、陶瓷等。京广铁路、京珠高速公路、107国道纵贯南北,安李铁路经过西部,安林、安大公路横贯东西。名胜古迹有修定寺塔、小南海石窟、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遗址、灵泉寺石窟、灵泉寺和尚塔、楼上坡瓷窑遗址、西门大夫庙记碑、大寒遗址、永和石桥、英烈楼旧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早社镇

    北宋时为枣社镇。即今甘肃宁县西南早胜镇。《清一统志·庆阳府二》:枣社镇“在宁州南三十里。亦名早社。《九域志》:定安县有交城、早社二镇”。

  • 沙岭

    又名沙岭子。即今河北宣化县西北二十六里沙岭子镇。《辽史·道宗纪四》:大安六年(1090),“猎沙岭”。即此。(1)古山名。即今河北省宣化县西北沙岭子。辽大安五年(1089年),道宗猎于沙岭;明永乐中,

  • 乌兰浩特市

    1947年于王爷庙置,为兴安盟府驻地。治所即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。1964年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。1980年复设市,科尔沁右翼前旗驻此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。兴安盟行政公署驻地。面积865平方千米。人口2

  • 赤坚岭

    在今山西岚县西南五十里,与方山县交界处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汾州府永宁州:“北有赤坚岭,一名离石山,离石水出焉。”即此。

  • 阿克塔齐钦山

    即今青海曲麻莱县北雅合拉达合泽山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阿克塔齐钦山“在黄河源布呼吉鲁肯山之东。上有两峰,形如马耳,故名”。

  • 牤牛河

    古为候水。即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、辽宁北票市东部之牤牛河。为大凌河支流。民国《朝阳县志》卷14:“牤牛河为古力古奤大庙河下流,一名土力根河,又名土木伦河,距县一百六十里。”大凌河支流。在辽宁省西部。源于

  • 其塔木

    亦作奇塔穆木街、旗塔木。即今吉林九台市东北其塔木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5吉林府:正北 “一百五十五里奇塔穆木街,街西有大桥通伯都讷厅及长春府等大路”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永吉县:

  • 巴口

   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巴水入江处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巴水“南流注于江,谓之巴口”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南齐永元三年(501),萧衍围郢城,东昏侯遣吴子阳救郢州,“进据巴口”,即此。

  • 大古刺宣慰司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大古剌军民宣慰使司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白古(今缅甸勃固)。辖境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。正统以后废。

  • 章安郡

    南朝陈改临海郡置,属东扬州。治所在章安县 (今浙江台州市西北章安镇)。寻复为临海郡。南朝陈改临海郡置,治章安县(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北章安镇)。辖境约今浙江省临海、三门、宁海、天台、仙居等市县区域。隋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