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陆府
元至元十五年(1278)改郢州置,属河南行省。治所在长寿县(今湖北钟祥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及京山县地。明洪武九年(1376)降为安陆州。嘉靖十年(1531)改为承天府(府治长寿县改名钟祥县)。清顺治三年(1646)复为安陆府,属湖北行省。辖境扩大。1912年废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升郢州置,治长寿县(明改钟祥县,今湖北钟祥市)。属河南江北行省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钟祥、京山、天门、潜江等市县地。明初降为州。清顺治三年(1646年)复以承天府为安陆府,1912年废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)改郢州置,属河南行省。治所在长寿县(今湖北钟祥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及京山县地。明洪武九年(1376)降为安陆州。嘉靖十年(1531)改为承天府(府治长寿县改名钟祥县)。清顺治三年(1646)复为安陆府,属湖北行省。辖境扩大。1912年废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升郢州置,治长寿县(明改钟祥县,今湖北钟祥市)。属河南江北行省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钟祥、京山、天门、潜江等市县地。明初降为州。清顺治三年(1646年)复以承天府为安陆府,1912年废。
俗称新堡子。明嘉靖九年(1530)筑,属宁夏中卫。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南新堡乡。
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北十七道沟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7:“十七道沟金矿在长白(县)十七道沟迤东之东西砬缝。沙金最旺。”又有东西砬了银矿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抱县置,属合州。治所无考,当在今广东雷州市境。大业初属合浦郡。唐初废。
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大岞。明末清初仍悬在海中,现已与大陆相联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惠安县“獭窟山”条下:“又大岞山,在县东南海中。山顶有洞, 由小石门入丈余,折而右转,巨石如屏,可蔽内外,容数百人,一人持
在今江西大余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余县: “西有郁林镇巡检司,治晶都村,后迁浮江隘,又迁黄泥港”。在今江西省大余县西。明初置巡检司于此。后废。
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定州》: 普渡河 “在禄劝县之废石旧县东南,即螳螂川下流也。源自云南富民县流入,会掌鸠河之水,入金沙江”。金沙江支流。在云南省东北部。上源螳螂川出于滇池,北
亦作马札剌。即今匈牙利。都马茶城(今匈牙利布达佩斯)。《元史·速不台传》;太宗辛丑年(1241),讨兀鲁思部后,“经哈咂里山,攻马扎儿部主怯怜。速不台为先锋, ……驰至马茶城”。
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。岩洞甚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1桂阳军: 蓝岭 “在平阳,跨蓝山县界,故曰蓝岭”。
元初置,属八番罗甸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。寻废。
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豆沙河“在保康县西北十五里。南流入筑水”。明成化初,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。古水名。发源于今湖北省保康县西,北流入至南河。其水流经之处地势险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