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宕渠县

宕渠县

①西汉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乡渠江南岸城坝古城。应劭曰: “石过水为宕,水所蓄为渠,故县以是名。” 东汉建安末为宕渠郡治。南朝宋废。

②南朝宋改垫江县置,为东宕渠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合川市。齐为东宕渠僚郡治。梁复为东宕渠郡治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改为石镜县。

③南朝宋侨置,为南宕渠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北。南朝梁废。

④南齐置,为西宕渠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北。西魏改为涌泉县。

⑤南朝梁太清元年 (547) 置,为景阳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六十里黄渡镇景阳村。《寰宇记》卷139良山县: 废岩渠县 “因县界山为名”。隋属宕渠郡。唐武德初属蓬州,长安三年 (703) 移治罗获水 (今四川营山县东北)。天宝初属咸安郡,乾元初属蓬州,宝历元年 (825) 废入蓬山县,大中中复置。北宋乾德三年 (965) 废入良山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三汇镇。属巴郡。东汉末曾为宕渠郡治。三国、西晋属巴西郡。十六国成汉又为宕渠郡治。南朝宋废。(2)南朝宋时改垫江县置,治今重庆市合川市。属巴郡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年)改石镜县。(3)南朝宋置,治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杨溪镇附近。西魏时改涌泉县。(4)南朝齐置,治今四川省盐亭县西北。属北宕渠郡。梁天监年间废。(5)南朝梁太清元年(547年)置,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越武王城

    又名越城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内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 秦二世时,南海尉任嚣死后,即由龙川令赵佗代行南海尉事。“秦已破灭,佗即击并桂林,象郡,自立为南越武王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海郡番禺: “尉佗都”。越

  • 大石关

    ①在今山东肥城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二》:大石关“在肥城县北十里。旧置巡司”。②明置,在今贵州黄平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:大石关“在黄平州北”。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北。清为泰安府关隘,初期曾设巡检司

  • 回乐县

    北魏置,为灵州普乐郡治。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。隋为灵武郡治。唐为灵州治。宋入西夏废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西南。属普乐郡。隋、唐为灵州、灵武郡治。北宋咸平五年(1002年)废。

  • 锹钁川中路堡

    北宋置,属西安州绥戎堡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。后废。

  • 土坊镇

    北宋置,属南昌县。在今江西南昌县东南。

  • 杨尖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羊尖镇。明弘治《无锡县志》卷2:“东北:四十八都有羊尖。”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记:“杨尖镇在城东北七十里。”

  • 山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真宁县。即今甘肃正宁县治。1930年正宁县迁治于此。②一名头道沟。即今吉林和龙市东北头道镇。清宣统元年(1909)中日间岛协约开为商埠。(1)镇名。(1)在山西省泽州县南部。面积218平方

  • 箬溪

    ①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 箬溪港 “在 (武宁) 县东北六十里,源出丫髻山”,入修水。②一名若溪水。指今浙江长兴县长兴港自县城至太湖的一段江道。《寰宇记》 卷94长兴县: “箬溪

  • 玛延昂阿卡伦

    亦作玛延河口卡伦。清置,属三姓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省方正县北蚂蚁河口东岸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玛延河口卡伦在“(三姓)城正西,松花江南岸二百余里”。

  • 金鱼岭

   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长乐县: 金鱼岭 “在县西九十里。每霖雨水溢,其旁冈阜皆没,独此岭形如双鱼,鬐鬣悉具,若腾跳于巨浸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