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宜昌县

宜昌县

①东晋置,属宜都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。隋废。

②南朝宋元嘉十年 (433) 侨置,属宋宁郡。寄治成都 (今四川成都市)。南齐属永宁郡。北周废。

③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改宜都县置,属荆州。治所即今湖北枝城市。大业初属南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) 改为宜都县。

④1912年改东湖县置,后为湖北荆南道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。1922年为湖北荆宜道治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49年移治小溪塔镇 (今宜昌县)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东晋以夹道、佷山地置,治今湖北省宜昌市南。属荆州。南朝梁迁治长阳。隋以后废。(2)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改宜都县置,治今湖北省宜都市。属夷陵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撤销,改名宜都县。贞观八年(634年)属峡州。元属峡州路,明属夷陵州,清属荆州府。(2)旧县名。1912年改东湖县置,治今湖北省宜昌市。1970年迁治小溪塔镇。2001年撤销,改设宜昌市夷陵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梅铺

    在今湖北郧县城东北四十八里梅铺。1975年在石灰岩溶洞 (又称龙骨洞) 中发掘出三颗猿人牙齿化石,齿冠完好。时代早于北京猿人,为我国第五个猿人化石发现地点。

  • 呼罗珊

    亦作忽儿珊。今伊朗东北霍腊散一带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大食王末换为众所怨,“有呼罗珊木鹿人并波悉林将讨之,徇众曰: ‘助我者皆黑衣。’ 俄而众数万,即杀末换”。

  • 左担山

   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、江油市东北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》卷2《汉中志》:平武县“有关尉。自景谷有步道径江油左担出涪,邓艾伐蜀道也”。《方舆胜览》卷70龙州:左担路“自文州界青塘岭至州百五十里。《地理志》:

  • 石山街

    即今安徽夥县东南石山。清道光《夥县志》图:城东南有石山。

  • 大穆棱河

    即穆棱河。指今黑龙江省东南部穆棱河下游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“大穆棱河一曰莫力河。源出穆棱窝集……又东北入乌苏里江。”

  • 渌州

    辽改渤海国西京鸭绿府置,属辽阳府。治所在弘闻县 (今吉林临江市)。因鸭渌水而名。辖境约当今吉林临江、白山二市,抚松县及朝鲜慈城郡一带。末年废。辽改渤海国西京鸭绿府置,治弘闻县(今吉林临江市)。末年废。

  • 白水砦

    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罗浮镇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兴宁县:“又北有十三都巡检司,后迁白水砦,寻复故。”

  • 下国

    春秋晋旧都曲沃别称。故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僖公十年(前650),“秋,狐突适下国。”唐孔颖达疏:“晋昭侯尝以此邑封桓叔,桓叔国之三世,武公始并晋国,迁居而就之此。曲沃,晋之旧国,故谓之为下

  • 八里垛镇

    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六十里八里垛。清顺治《颍上县志》卷2:八里垛“商贾舟楫,贸易聚集,亦淮、颍襟带之处”。

  • 上龛镇

    在今湖北房县西南一百八十里上龛乡(范家垭)。清有守备、外委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