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宣化镇

宣化镇

①北宋置,属六合县。即今江苏南京市北浦口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8真州: “宣化镇在宣化山之阳,为建康往来津渡之要。晋五王南奔渡江于此,至今谓之五马渡。”

②一名宣化店。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七十六里宣化店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: 同治三年(1864) 四月,太平军 “至宣化镇,踞大胜关卡”。

③明洪武中废宣化县置,属宜宾县。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。明置驿及巡司于此。清康熙中俱裁。雍正七年 (1729) 复置巡司,后又裁。


(1)古镇名。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浦口。在宣化山之阳,东滨江。为长江下游南北往来津要,南岸正对靖安镇。北宋置巡检司及税务。南宋绍兴十一年(1141年),张浚救濠州,为金人所败,驰入宣化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河南省登封市东南部。面积54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宣化村,人口2540。古称宣化镇。明末王氏兄弟迁居于此,称王家村,后简称王村。1977年复称宣化。1961年析大冶公社建王村公社,1984年改王庄乡,1998年改名宣化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。矿产有煤、铝土和石灰石。有公路通许巩公路。(2)在甘肃省高台县西部。面积94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蒋家庄村,人口590。原名青山堡,后改名为川新堡,1910年前后在此修建一座大庙,名宣化庙,宣化因此得名。1949年属常明区,1953年改九区,1954年改六区。1955年建宣化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8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蚕豆、胡麻、油菜籽。有农具厂、建筑公司、草袋厂等。高金公路经此。境内有台子寺、骆驼城等古遗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韩坊

    即今江西赣县南韩坊。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信康县治此。集镇名。在江西省赣县县城南部。韩坊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700。明嘉靖年间建村,因处缺水的黄土岗上,名旱坊,谐称今名。是县粮、烟叶重点产区。有

  • 台中线

    即台湾铁路台中线。从新竹县南竹南沿海岸至彰化附近。长91.4公里。1919年动工修建, 1922年建成。

  • 八素山

    在今浙江武义县东北四十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婺州武义县有“八素山”。乾隆《浙江通志》卷17引万历《金华府志》:八素山“在县北四十里,周二十里。 《东阳山水记》云:秦末有八士从洛阳来,逋栖于此, 皆青

  • 木乃路

    元泰定三年(1326)置,治所在今缅甸掸邦景栋东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府。后废。

  • 东里县

    南齐置,属义安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。后废。

  • 加湖

    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作“嘉吴”。《梁书·王茂传》:“高祖义师起,……每遣茂为前驱,师次郢城,茂进平加湖,破光子衿、吴子阳等。”古湖名。又作茄湖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东南。南朝齐中兴元

  • 杨林塘

    又名杨林浦、杨林河。在今江苏太仓市西北二十里。为宋时诸大浦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:杨林塘“其上流承七浦塘及巴城湖之流,东经新塘而东,至州东北八十里花浦口入海。延袤几与七鸦浦相埒”。

  • 阿头山

   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南郡襄阳县:“有阿头山。”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建武二年(27)讨秦丰,“彭乃潜兵渡沔水,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,大破之”。

  • 大散水

    即今嘉陵江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凤县:大散水“在县东五里。出大散关,流经县西南,入于嘉陵江,亦谓之故道水”。唐以后始称嘉陵江。

  • 李固渡

    金代黄河上津渡名。在今河南滑县西南沙店南三里许。《金史·河渠志》:大定八年(1168)六月,“河头李固渡,水溃曹州城,分流于单州之境”。即此。金代黄河津渡。在今河南省滑县西南沙店南。大定八年(11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