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堡镇
又称宣家堡。即今江苏泰兴市北二十八里宣堡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泰兴县北有宣家堡镇。
在江苏省泰兴市西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宣家堡,人口4800。传因北宋名将岳飞部下一宣姓将领在此筑堡抗金而得名。1949年设宣堡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8年置镇。2000年孔桥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稻、玉米、蚕茧、油菜籽、淡水鱼。特产银杏。有制鞋、缫丝、饮料、纺织、丝毯加工、阀门、铸造、仪表、标准件等厂。宁通高速公路及泰大等公路经此。
又称宣家堡。即今江苏泰兴市北二十八里宣堡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泰兴县北有宣家堡镇。
在江苏省泰兴市西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宣家堡,人口4800。传因北宋名将岳飞部下一宣姓将领在此筑堡抗金而得名。1949年设宣堡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8年置镇。2000年孔桥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稻、玉米、蚕茧、油菜籽、淡水鱼。特产银杏。有制鞋、缫丝、饮料、纺织、丝毯加工、阀门、铸造、仪表、标准件等厂。宁通高速公路及泰大等公路经此。
在今山西芮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芮城县: 通泽泉 “在县东八里,流合县西北十三里之地皇泉,……有灌溉之利”。
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南十里老龙头。明天启二年(1622)设龙武营于此。后亦称南海口关。清初设守备于此,康熙二十三年(1684)改设把总驻守。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南海。明天启二年(1622年)设
亦作都县。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纳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。天宝元年(742) 属都宁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属纳州。后废。
明洪武十四年 (1381) 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境。后废。
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十里资峪岭。《左传》: 哀公四年 (前491),楚军临上雒,“左师军于菟和,右师军于仓野”。杜注: “菟和山,在上雒东也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商州》 “菟和山” 条引 《州志》:“亦名
①指今广东大埔县西北梅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大埔县:小河在“县西北五十里。源出惠州府龙川县界, 东流经长乐、程乡二县界, 会为三河”。②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金筑安抚司:小河“在(
周代晋国都城。在今山西屯留县南十二里古城村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 索隐引《纪年》:“桓公二十年,赵成侯、韩共侯迁桓公于屯留。”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梁惠成王元年,韩共侯、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
即今广西贺县东南铺门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平乐府信都厅: “南: 铺门墟有讯。”
在今广东广州市六二三路沙面东桥侧。1925年6月23日,为声援上海“五卅运动”,省港罢工工人和广东各界人民举行十万人集会和示威游行。当游行队伍途经沙基时,突遭盘踞对岸沙面租界的英、法军队开枪屠杀,此即
在今湖北咸宁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:谷口湖“在咸宁县西北。中有洲渚,凫雁聚焉。其东为关阳湖,与紫潭湖相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