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泉
①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沁源县: “寒泉在县东北五十里青裹山上,……西南流入沁河。”
②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8袁州: 寒泉 “溉田甚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萍乡县:寒泉在 “官道旁。溉田甚广,大旱不竭”。
③在今河南濮阳县南。《诗经·邶风·凯风》:“爰有寒泉,在浚之下。”
④在今湖南祁阳县西。唐元结 《寒泉铭序》: “湘江西峰直平阳江口,有寒泉出于石穴……为其当暑大寒,故命曰寒泉。”
①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沁源县: “寒泉在县东北五十里青裹山上,……西南流入沁河。”
②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8袁州: 寒泉 “溉田甚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萍乡县:寒泉在 “官道旁。溉田甚广,大旱不竭”。
③在今河南濮阳县南。《诗经·邶风·凯风》:“爰有寒泉,在浚之下。”
④在今湖南祁阳县西。唐元结 《寒泉铭序》: “湘江西峰直平阳江口,有寒泉出于石穴……为其当暑大寒,故命曰寒泉。”
亦名僰溪、覆溪、服溪。即今四川南溪县西北六十里黄沙河 (涪溪河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3叙州府: 福溪 “在南溪县西北。旧名覆溪。唐正元中,刘岑为都督改为福溪”。
在今四川红原县境。清雍正元年 (1723)置鹊个寨土百户。
又称北市。隋东都三市之一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洛水之北。《大业杂记》 载:通远市 “东合漕渠,周六里。其内郡国舟船舳舻万计”。
①在今河北黄骅市。清为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。雍正年间废。②元设利国盐场。在今山东沾化县(富国)东利国乡。清初设盐大使管理,康熙十六年(1677)并入富国场。
清光绪年间置,即今新疆策勒县。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乌兰县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北左翼旗: “牧地在布隆吉尔河南岸。东至哈喇诺尔,南至科尔鲁克,西至窝果图尔,北至伊克柴达木。”
①又作嵩岭、天门岭。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,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之张广才岭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8吉林府:长岭“一名张广才岭,即嵩岭也。城东二百十里,东西三十余里,层松饰岩,列柏绮望。南自长白。北至宾州一
一作英峨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英额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 奉天府二》: 英峨边门 “在开原县东南,有英峨口城,南至兴京边界十五里。又南至兴京边门二百十里”。
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南。明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北魏置广乡县,隋废为镇。即今甘肃两当县治。北宋至道元年(995)移两当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