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甸县
1913年改寻甸州置,后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。1916年直属云南省。1927年改置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。
旧县名。1913年降寻甸州置,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仁德镇。1957年撤销,改设寻甸回族自治县。
1913年改寻甸州置,后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。1916年直属云南省。1927年改置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。
旧县名。1913年降寻甸州置,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仁德镇。1957年撤销,改设寻甸回族自治县。
在今辽宁锦县东北石山镇一带。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录第二》:“(胡)峤等东行,过一山,名十三山。”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十三山“在锦县(今锦州市)东七十五里。高一里余,周二十里,峰有十三,故名”。
即清水坪。今湖南双峰县西南三十八里青树坪镇。
1913年改疏勒府置,为新疆喀什噶尔道治。治所即今新疆疏勒县。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。后直属新疆省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。属喀什地区。面积2399平方千米。人口29.3万,维吾尔族占93.2%
北周武成元年 (559) 置,属岷州。治所在基城县 (今甘肃宕昌县西北四十八里理川镇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宕昌与岷县交界之地。隋开皇初郡县俱废。北周时置,治基城县(今甘肃宕昌县西北)。后废。
即今湖南醴陵市西北二十里板杉乡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醴陵县西北有板寨铺。
又作胡谷寨、狐谷寨。在今山西定襄县东北。明初置胡谷寨巡司,后废。
一作大红罗山。又名长岭山。在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大虹螺山在“(宁远卫)城东北六十里,层峦叠嶂”。明时因山筑城,今废。在辽宁省葫芦岛市中部。主峰海拔900米。山体由花岗岩组成。矿产有钼
在今江西宜春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袁州宜春县: 袁山“在县东北五里。昔隐士袁京居于此山,死葬其侧,乃名为袁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8袁州: 袁山“周回二十里”。隋置袁州以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
马来亚封建王国。1511年葡萄牙人侵占满剌加国后,苏丹玛末德被迫撤离。1530年前后其子阿拉乌丁于柔佛重建都城。1819年英人占领新加坡,1914年正式沦为英国保护地。
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。清乾隆六十年(1795)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