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门山
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封川县: 封门山 “在县 (今封川镇) 东北二十里。峰峦秀蔚,两崖如门”。
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封川县: 封门山 “在县 (今封川镇) 东北二十里。峰峦秀蔚,两崖如门”。
清康熙十年(1671)置,在今贵州普安县东江西坡镇。
明置,在今湖北恩施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三会驿“在卫东百二十里”。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那曲县那曲镇,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野马驿……四百里至閤川驿。”
五代方镇。后晋改成德军置。治所在镇州(今河北正定县)。后汉复名成德军。五代方镇名。五代晋时改成德军置,治镇州(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石家庄、正定等市县地。汉复改成德军。
即今广东新兴县北十里洞口镇,为东门河与新兴江汇合处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 卷46: 新兴县有洞口墟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于龙里长官司置,属贵州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)改置龙里县。据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贵州卷:龙里卫“城南一里有龙架山,为卫之镇山。诗云:雨余翡翠香犹湿,
在今伊朗德黑兰东北达马万德山。《元史·曷思麦里传》:“追袭扎剌丁等于阿剌黑城,战于秃马温山, 又败之。”
即今台湾省新竹市。本高山族竹堑社的音译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经营纪》: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,“北路营参将阮蔡文亲赴竹堑、大肚诸社,抚慰番黎”。雍正九年(1731)淡水厅移治于此。光绪元年(1875)
①南朝梁天监六年 (507) 改娄县置,属信义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昆山市西二十里正仪镇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②隋义宁元年 (617) 置,属九门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。唐武德五年 (622)
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咸淳七年(1271)六月,“范文虎将卫卒及两淮舟师十万,进至鹿门,时汉水溢,阿珠夹汉东西为阵,别令一军趣会丹滩,击其前锋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