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林店
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小林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随州“出山店”条下:“万历初,议者以出山、小林、界牌三处,俱离州二百余里,当河南、桐柏、信阳等州连界之冲,为流寇必由之地。”
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小林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随州“出山店”条下:“万历初,议者以出山、小林、界牌三处,俱离州二百余里,当河南、桐柏、信阳等州连界之冲,为流寇必由之地。”
即天津桥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皇城正南洛水上。唐孟郊有 《洛桥晚望》 诗: “天津桥下水初结,洛阳陌上行人绝。” 储光羲有 《洛桥送别》诗。即“天津桥”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。唐孟郊《洛桥晚望》
①即寡妇城。在今河北唐县北五十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 夏屋城 “东侧,因河仍墉筑一城,世谓之寡妇城。贾复从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所作也,世俗音转,故有是名”。②即今河南宝丰县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桓水“
即招宝山。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招宝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庆元府: 巾子山 “在定海县东北八里,与候涛山形势相望,为潮水入之屏障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定海县: 招宝山 “在县城东北,本名候涛
唐贞观元年 (627) 析威远县置,属荣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五十里。八年 (634) 废入威远县。
又称靖边楼。在今河北蔚县城北城垣上。建于明洪武十年 (1377)。清代重修。坐北朝南,面阔三间,进深二间。一层楼内的北墙及东、西山墙均有彩绘壁画,内容为道教的 “天宫图”。阁前竖有八通明清重修碑和游记
即今四川沐川县西北武圣乡(民建乡)。清乾隆《屏山县志》卷1:“县西北三百里有李村场。”产铁,清乾隆间曾设炉开采。
东晋刘裕筑,在今江苏南京市西秦淮河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六年 (410),卢循至淮口,刘裕屯石头城,“ (裕) 用虞丘进计,伐树栅石头淮口,修治越城,筑查浦、药园、廷尉三垒,皆以兵守之”。胡三省
即今安徽庐江县东北白山镇。清光绪《庐州府志》卷3庐江县:白石山镇在“县北六十里”。在吉林省蛟河市东南部。面积573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石山,人口2.5万。曾称张连站、白石砬子等。四周
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金仙镇。《寰宇记》卷86西水县: “梁大同中在今县西北三十五里置掌天戍,后魏废戍,后周闵帝元年改为西水县,以界内西水为名。大业元年移于今理。” 隋西水县在今南部县西北西河乡。
在今浙江海宁市西南、上塘河盐官至长安镇段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海宁县: 塘河 “自城 (今盐官镇) 内市河出城北拱辰水门,迤西南二十五里会于运河,而达长安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