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丹河
①在今甘肃武山县西。源出岷县东城儿峪,东北流经武山县西入渭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宁远县:山丹水“亦来自岷州,流经县西十五里山丹铺,因名”。
②亦作删丹河。黑河支流。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北、山丹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甘州府》 “弱水”条引《甘镇志》:“删丹河在山丹城西。源出祁连山,西流入张掖河,即弱水也。”
黑河支流。在甘肃省中部。因南北纵贯山丹县得名。源出祁连山,西北流经山丹县汇洪水河后,在张掖市北入黑河。长128.7千米。建有李家桥、祁家店等水库。是山丹县、民乐县绿洲主要水源。
①在今甘肃武山县西。源出岷县东城儿峪,东北流经武山县西入渭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宁远县:山丹水“亦来自岷州,流经县西十五里山丹铺,因名”。
②亦作删丹河。黑河支流。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北、山丹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甘州府》 “弱水”条引《甘镇志》:“删丹河在山丹城西。源出祁连山,西流入张掖河,即弱水也。”
黑河支流。在甘肃省中部。因南北纵贯山丹县得名。源出祁连山,西北流经山丹县汇洪水河后,在张掖市北入黑河。长128.7千米。建有李家桥、祁家店等水库。是山丹县、民乐县绿洲主要水源。
在今山西沁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沁州:“圣鼓山在州东北五里。上有大石,击之声如鼓。一名圣鼓岭,下有水,流入漳河。”
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玛多县西南鄂陵湖以东。后又分出竹节土司和白力登玛土司 (一作白力得玛族)。后废。
在今陕西城固县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壻水又东径七女冢,冢夹水罗布如七星,高十余丈,周回数亩。元嘉六年,大水破坟,坟崩出铜不可称计。得一砖刻云,项氏伯无子,七女造墩,世人疑是项伯冢。水北有七女池。”
明景泰年间于开城置,属陕西都司。在今宁夏固原县南四十里。成化四年 (1468) 升为固原卫。
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西北拉林镇。《元史·兵志三》 浦峪路屯田万户府: “ (至元) 三十年,命本府万户和鲁古䚟领其事, 仍于茶剌罕、 剌怜等处立屯。” 即此。
又名苏岭山。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 引 《襄阳记》: “鹿门山,旧名苏岭山。建武中,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,刻二石鹿夹神道口,俗因谓之鹿门庙,遂以庙名山也。” 《新唐书·孟浩然传》:
又作序溪。在今湖南溆浦县南境,为沅江支流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 “入溆浦余儃佪兮,迷不知吾所如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序溪。见“溆水”。
即渤盆国。今加里曼丹岛南部彭布安河口之瓜拉彭布安。《宋史·真宗本纪》: 大中祥符四年(1011),有蒲婆国来贡。
即孟诸泽。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北、虞城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八年 (前632),楚子玉称“梦河神谓己曰: ‘余, 余赐女孟诸之麋’”。 宋元人注: “孟诸,宋薮泽。”
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: 宝林寺 “前临大河,基周数里。后有松、栗二坪,木皆参天。宋、元皆有碑碣。明洪武间赐名正觉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