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山
①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峨山乡。清属兰山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兰山县(今临沂市) 西南有峨山。
②在今贵州岑巩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: 峨山 “其山崒嵂而嵬峨,登陟颇艰,下有架溪,跨以木桥,往来者经其上”。
①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峨山乡。清属兰山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兰山县(今临沂市) 西南有峨山。
②在今贵州岑巩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: 峨山 “其山崒嵂而嵬峨,登陟颇艰,下有架溪,跨以木桥,往来者经其上”。
在今湖北黄州市东二里。《清一统志 ·黄州府二》: 相隐塘 “在黄冈县城东二里。近相隐桥,西为白莲池,即韩琦读书处”。
今京杭大运河自天津市至山东临清市的一段。系利用原有卫河加以疏浚而成。清以来对天津以北的北运河 (白河) 而言,称南运河。京杭运河的一段。自天津市经河北省南部至山东省临清市。长414千米。利用原卫河加以
在今湖南长沙市西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湘水左合誓口,又北得石椁口,并湘浦也。”
即今江西进贤县西北罗溪镇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 卷6: 罗溪市 “距 (进贤县) 城二十里”。
即今辽宁北票市西南顾洞河,为大凌河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 固都河 “在朝阳县北。自石罅中流出,行五里伏入地,又六十里涌出,南流六十里,会喀喇托欢泉入大凌河”。
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北盐水镇。清雍正九年 (1731) 移佳里兴巡司于此。又作咸水港。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北盐水镇。清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,林爽文起义军攻克盐水港,即此。详“咸水港”。
在今安徽宿松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宿松县: 凿山洞 “在县东十五里。洞可容千人,为古仙栖隐处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一》: 凿山 “周三十里,中有仙洞,洞口石磴陡隘,入后豁敞可容千余人。底有大河,窍
即今江苏西部洪泽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盱眙县: 洪泽浦在 “县北三十里。旧有破釜塘。邓艾立白水塘,与破釜相连,开水门八以溉田。其后炀帝幸江都,道经此,久旱遇雨,因改今名”。
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商丘县: 赵渠 “在府东南。《志》 云: 即贾鲁所开大河故渎也。自商丘、虞城县而东达萧县至徐州。嘉靖末始北徙。万历初,潘季驯议复开之,以费重而止。二十六年刘东星
即今山东郓城县。《金史· 地理志》济州郓城县: “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以避河决。”即今山东省郓城县。金大定六年(1166年)为避河患,迁郓城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