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崇义县

崇义县

①南朝宋侨置,属南梁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9寿州寿阳县,“废崇义县在县东南三里。《宋略》 云: 太初元年迁金镛人于寿阳,号为崇义县”。北魏为梁郡治所。隋废。

②隋开皇中置,为衡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。大业初属澧阳郡。后废。唐武德中复置,属澧州。麟德元年 (664) 省入慈利县。

③明正德十二年 (1517) 由大庾、南康、上犹三县析置,属南安府。治所即今江西崇义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崇义县: “治近上犹之崇义乡,因名。” 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。1926 年直属江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安徽省寿县东南,属南梁郡。北魏改属梁郡。隋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西南部,西邻湖南省,西南邻广东省。属赣州市。面积2197平方千米。人口19.7万。辖7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横水镇。明正德十二年(1517年)划上犹、南康、大庾三县地置县,治今址,隶南安府。以上犹县崇义里得名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南安府崇义县:“近上犹之崇义乡,因名。”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赣南道,1928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赣州专区,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,1964年属赣州专区,1970年属赣州地区,1998年属赣州市。地处罗霄山脉南段东麓,大江、小江分别由境西、西南流向境东北汇入陡水水库(上犹江水库)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大豆、薯类、棉花等。森林资源丰富,为全国林业重点县,并被评选为中国竹子之乡,是省蚕桑生产重点县。特产阳岭茶、香菇、玉兰片等。工业有采矿、机械、电力、建材、水泥、林产化工、罐头食品、胶合板、木竹加工等。有赣丰、崇大、崇南等公路,陡水水库常年可通航。纪念地有王尔琢烈士墓。名胜古迹有仙鹤岩、狮子岩、莲花岩、章水源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安堡

    在今山西怀仁县东三十里西安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怀仁县:西安堡“本名西安镇,接应州界,置驿于此。嘉靖四十年筑堡,万历二年、二十八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。堡地平漫,为四通之道。嘉靖二十三年,寇由宣府膳房堡

  • 良峰山

    在今福建诏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诏安县:良峰山在“县西一里,耸拔奇秀,县之主山也”。

  • 小黄江

    在今越南北部太平省境之茶李河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安南都督府:“西北至峰州嘉宁县论江口水路一百五十里,东至朱鸢县界小黄江口水路五百里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清化府:小黄江“在府东境,下流入海”。

  • 理县

    1945年改理番县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。1953年迁今治杂谷脑,1958年迁治刷经寺,1959年又移治哈拉玛。1960年撤销。1963年复置,驻杂谷脑镇。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北。

  • 青桥驿

    即今陕西留坝县南青桥驿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褒城县: 青桥驿 “在县北五十里。又北四十里为马道驿”。

  • 务德县

    南朝陈置,属高凉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。后改为良德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陈置,治今广东省高州市东北。属电白郡。陈末改名良德县。

  • 西楼

    唐天祐末契丹耶律阿保机建,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(辽上京城遗址)。《旧唐书·契丹传》:“得燕人所教,乃为城郭宫室之制于漠北,距幽州三千里,名其邑曰西楼邑,屋门皆东向,如车帐之法。城南别作一城,以实

  • 昌都宗

    一作察木多。即今西藏昌都县。清乾隆《西藏志·疆圉》 称: “工布江达、拉里、说板多、洛隆宗、昌都皆为要隘。1960年与拉多宗合并设昌都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昌都镇。1960年与

  • 宁定州

    唐宝应元年(762)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。唐末废。

  • 冷地峪寨

    在今甘肃岷县西五十五里冷地口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岷州卫“曹家寨”条下:“自是而西又有中寨、野狐桥、冷地峪三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