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崇德县

崇德县

①南朝宋元嘉中置,属宋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或鹤山市境。隋平陈,废入平兴县。

②五代晋天福三年 (938) 吴越分嘉兴县置,属秀州。治所在义和市 (今浙江桐乡市西南三十二里崇福镇)。《寰宇记》 卷95: 崇德县 “置 (秀) 州之时析嘉兴县之崇德等九乡于义和市置县,以乡为县名”。南宋属嘉兴府。元元贞元年 (1295) 改为崇德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为崇德县,仍属嘉兴府。清康熙元年 (1662) 因与太宗年号重名而改为石门县。1914年因与湖南省石门县重名,复改崇德县,属浙江钱塘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58年撤销,并入桐乡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今广东省高要市东南。属宋熙郡,齐属宋隆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入平兴县。(2)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今陕西省安塞县境内。属北武州。贞观二年(628年)废。(2)古旧县名。五代晋天福三年(938年)吴越析嘉兴、海盐、华亭三县置,治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南崇福镇,属秀州。南宋庆元后属嘉兴府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为崇德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为县,属嘉兴府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改为石门县。1914年因与湖南省石门县重名,复改名崇德县。1958年并入桐乡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堕和罗

    即堕罗钵底国。在今泰国南部湄南河下游,其都城即泰国之佛统。《旧唐书·南蛮列传》:“堕和罗国,南与盘盘、北与迦罗舍佛、东与真腊接,西邻大海。去广州五月日行。贞观十二年,其王遣使贡方物。”

  • 华阳亭

    在今河南新郑市北四十里华阳砦。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初,康尝游于洛西,暮宿华阳亭,引琴而弹。夜分,忽有客诣之,称是古人,与康共谈音律,辞致清辩,因索琴弹之,而为‘广陵散’,声调绝伦,遂以授康。”

  • 陈陶斜

    即陈涛斜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。杜甫《悲陈陶》诗:“孟冬十郡良家子,血作陈陶泽中水。”即“陈涛斜”。

  • 齐家寨

    即今陕西眉县西南南齐镇。清《郿县志》卷4:齐家镇在“县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锦川堡

    清改锦川营堡置,属宁远州。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六十五里六股河东岸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 “杨安堡” 条下: “黑庄窝堡又十五里有锦川堡,又五里有刘彦章堡。”

  • 阴阪

    春秋郑津渡名。即今河南新郑县西北双洎河(古洧水)上津梁。《左传》:襄公九年(前564),晋人以诸侯伐郑,“济于阴坂,次于阴口而还”。杜注:“阴坂,洧津。”

  • 北虢

    即虢。西周初封国。都上阳(今河南三门峡市东)。春秋时灭于晋。《左传》:僖公五年(前655),“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……八月甲午,晋侯围上阳……冬十二月丙子朔,晋灭虢”。1956年冬在今三门峡市北上岭村

  • 四路口隘

    即今浙江永康市东北四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永康县:四路口隘“在县东北六十里,与东阳县接界。《闻见录》:自永康趋东阳,出四路口长户坑,为往来之径道”。

  • 白力登马土司

    一作白力得玛、白力麦玛。清末民初分蒙古尔津族置,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西北扎曲河源一带。

  • 通许镇

    北宋置,属陈留县。即今河南通许县治。咸平五年 (1002) 升为咸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