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福寺
在今山西朔州市城内东街。创建于唐麟德二年 (665)。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,亦称林衙院。辽统和年间改名林衙寺。金天德二年 (1150) 题额“崇福禅寺”,清乾隆间改今名。现存山门及天王、弥陀、观音、地藏、文殊诸佛殿,并有藏经阁、钟鼓楼等。弥陀殿为主殿,建于高台之上,面阔七间,单檐歇山顶,是规模较大的金代建筑。殿内金代塑像和壁画保存完好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在今山西朔州市城内东街。创建于唐麟德二年 (665)。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,亦称林衙院。辽统和年间改名林衙寺。金天德二年 (1150) 题额“崇福禅寺”,清乾隆间改今名。现存山门及天王、弥陀、观音、地藏、文殊诸佛殿,并有藏经阁、钟鼓楼等。弥陀殿为主殿,建于高台之上,面阔七间,单檐歇山顶,是规模较大的金代建筑。殿内金代塑像和壁画保存完好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76盘石县:丹神山“在县西北五里。如值天旱,祷告即雨”。丹山县以此名。
北宋置,属伏虞县。即今四川仪陇县东南一百四十里立山镇。在四川省仪陇县东端。面积23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立山,人口 2310。因立山寨得名。1949年为立山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
即今广东惠东县西南白花镇。清乾隆《归善县志》卷6《邮递铺》:东路有“白花”。
在今新疆昭苏县附近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“特克斯河又东北二十里,伊克华诺辉水入之。……嘉庆六年, (铜厂)又自哈什移于巴彦岱呼巴海(蒙古语:巴彦岱,谓富者;呼巴海,无草木也。谚名曰三道沟)。即伊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北银山南麓古延寿寺遗址上。是该寺中高僧的墓塔。共有砖塔七座,其中金代五座,元代两座。有六角和八角形两种。金塔均为八角密檐式,高20米。须弥座及第一层塔身均有精美雕饰,塔檐向上逐层微减
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巴鲁蒙河口。公元1411年 (明永乐九年) 曾遣使至中国建立友好关系。《瀛涯胜览》 和 《西洋番国志》 有专条记述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 作阿鲁。
明置,在今贵州石阡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石阡府: 松明关 “在府治东”。
北魏永安二年(529)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广宗县东北二十里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永安二年(529年)析经县置,治今河北省广宗县东北。属钜鹿郡。北齐废。
明置,属平武县。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东五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平武县: “东北有明月关巡检司。”
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,系旧金华府城之东门。《明史·太祖纪》: 元至正十八年 (1358) 冬,太祖 “命胡德济迎战于梅花门,大破之,婺州降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