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巫山县

巫山县

隋开皇三年(583)改巫县置,属信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巫山县:“隋加‘山’字, 以巫山硖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巴东郡。唐属夔州。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》:永平四年(914),“荆南高季昌侵蜀巫山”。即此。元属夔州路。民国初属四川川东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重庆市东北部、长江北岸,东南与湖北省为邻。面积 2958 平方千米。人口58.8万。因修三峡水库淹没土地49平方千米,迁移8.3万人。新城后靠西坪、大宁河南岸及长江南岸的南陵。近期规划城住人口7万,面积6平方千米。现辖11镇、3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巫峡镇。巫山以巫山峡为名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汉巫县,属南郡。隋加‘山’字,以巫山峡为名”。战国时楚设巫郡。秦昭王三十年(前277年)废巫郡置巫县。三国吴永安三年(260年)以巫县为建平郡治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析置泰昌县,北周改名大昌县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巫县为巫山县,属信州,大业初属巴东郡。唐属夔州。元属夔州路。明属夔州府。清康熙九年(1670年),大昌县并入巫山县。1913年属川东道,1914年属东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东行署万县专区,1952年改属四川省万县专区。1968年属万县地区,1992年属万县市。1997年随万县市归属重庆市。1997年撤销万县市后,由万县移民开发区代管。2000年万县移民开发区撤销,直属重庆市。地处中低山区,大部属巫山。长江西自瞿塘峡入境,纳大宁河、马渡河、三溪河、抱龙河等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薯类为主。所产棬子、油桐、生漆、药材、柑橘著名。工业有化工、建材、烟草、丝绸、酿酒、采煤、印刷、发电、造船等。交通除长江航运外,大宁河丰水期机动船可直航巫溪县城。有巫奉、巫建、巫巴、巫山—巫溪公路。名胜有长江三峡、大宁河小三峡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桥头

    在今甘肃文县东南白龙江畔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 景元四年 (263),“乃下诏使邓艾、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,艾趣甘松、沓中连缀维,绪趣武街、桥头绝维归路”。(1)集镇名。(1)在江苏省句容市东

  • 白荆山

    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二十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蕲水县“板石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西南二十二里有白荆山,与县南二十里之阇黎山对峙,县境之水多经其下。”

  • 淯溪

    亦作淯水、淯江。即今四川长宁县东之长宁河。《宋史·蛮夷传四》 有所谓 “淯水夷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长宁县: 淯溪 “在县东。《志》 云: 县治东有东溪,发源县东白崖山; 县治西有西溪,发源县南二十

  • 龙陂镇

    北宋置,属黄冈县。在今湖北黄州市北。后废。

  • 雉岩

    一名雉山。在今广西桂林市区南雉山岩。南宋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》: “雉岩亦江滨独山。有小洞,洞门下临漓江。” 明张鸣凤 《桂胜》 云: 雉岩“下饮江水,其土侧起,有昂首欲飞之势,名或因之”。

  • 白崖?江

    即今红河东源。在云南弥渡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赵州:白崖��江“在州东南。《志》云,出白崖西山之毕钵罗窟,流经楚雄府定边县,为礼社江之上源,亦曰白崖川”。

  • 陈霜口河

   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砀山县“夹河”条:“又陈霜口河在县西。源自虞城县史家、皮家二口,分为两河,由镇里堌二十里至县境,西南合流入陈霜口河。”

  • 汉源县

    ①隋仁寿四年(604)升汉源镇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北四十里九襄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2汉源县:“因汉川水为名。”大业初属临邛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为登州治, 九年(626)属雅州,贞观二年(6

  • 防城县

    清光绪十四年(1888)改防城巡司置,属钦州。治所即今广西防城港市。民国初属广东钦廉道。1928年直属广东省。1952年划归广西省。1959年裁入东兴各族自治县。1978年东兴各族自治县移治防城,改名

  • 玉女山

    ①亦名玉女灵山。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玉女山“仙人李八百修炼于此。希夷观在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简州:玉女山“在州东北二十里。山东北有泉,西北有悬崖,腹有石乳房十七眼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