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玄寺
北魏熙平二年(517)建,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十六里大力山下巩县石窟寺。东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及北宋,相继在此凿窟造像。宋代名十方净土寺。清改名巩县石窟寺。
又称十方净土寺。北魏熙平二年(517年)建,在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北大力山下。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与北宋,相继在此凿窟造像。
北魏熙平二年(517)建,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十六里大力山下巩县石窟寺。东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及北宋,相继在此凿窟造像。宋代名十方净土寺。清改名巩县石窟寺。
又称十方净土寺。北魏熙平二年(517年)建,在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北大力山下。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与北宋,相继在此凿窟造像。
即今贵州凯里市东南挂丁镇。清乾隆元年 (1736) 包利、红银率苗民起义与清军激战于此。
在今江苏如皋市东十里。相传吴楚会盟处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春秋哀公十二年(前483),“公会卫侯、宋皇瑗于郧。注疏:郧,发阳也。在广陵海陵县。如皋县属广陵郡,与海陵县相接,疑即其地”。《清一统志·通州
即今福建福清市南前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福清县:化南镇“在县东南六十里,有民城,嘉靖中筑以御倭”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化南镇“在福清县东南六十里,地名前薛”。古镇名。即今福建省福清市南前薛。
即今湖北郧县西南鲍家店镇。清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10: “郧县以鲍家店为要隘。”
北魏平城宫内门阁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 载: 太和元年 (477) 七月,“起朱明、思贤门”。
即今河北鹿泉市东南三十四里高迁乡。明嘉靖 《获鹿县志》 卷2乡社: 有高迁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0获鹿县图: 东南有高迁村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南部,位于司令礁北约7海里。实为珊瑚礁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东北社礁。1947年改名校尉暗沙。
①在今山西古交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3交城县:“羊肠山在县东南五十三里,石磴萦委若羊肠,后魏于此玄仓,今岭上有故石墟,俗云太武帝避暑之所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羊肠山“亦谓之万根谷山”。②在今江
又名石桥镇。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引《十国纪年》:“宋伐南唐,吴越亦取其江阴宁远军石桥寨。”
在今乌克兰东南部。《元史·速不台传》:太祖癸未岁(1223),攻钦察,“又至阿里吉河,与斡罗思大小密赤思老遇,一战降之,略阿速部而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