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乐县

平乐县

①汉平舆县之误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豫州汝南郡:“平乐令,汉旧县”。清赵翼《廿二史考异》:“疑是平舆之误。”

②三国吴甘露元年(265)置,属始安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北恭城河西北岸。《元和志》卷37平乐县:“取平乐溪为名。”唐武德四年(621)迁今平乐县西南,为乐州治。贞观八年(634)为昭州治,北宋移治今平乐县。元为平乐府治。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③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龙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一带。贞观元年(627)废入龙编县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。属桂林市。面积 1919 平方千米。人口43万。辖6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平乐镇。《元和郡县志》昭州平乐县:“取平乐溪为名。”汉为荔浦、富川两县地。三国吴甘露元年(265年)置平乐县,治今县西南。属始安郡。唐先后增置沙亭县、永平县,沙亭县寻废,平乐县为昭州治,永平县为州属县。北宋移今治。开宝五年(972年)废永平县入平乐县,平乐县仍为昭州治。元大德五年(1301年)为平乐府治。明、清因之。1913年属漓江道,1914年属桂林道。1926年废道属广西者。1949年属平乐专区。1952年县治徙二塘镇。1958年县治复迁今址,属桂林专区。1971年属桂林地区。1999年属桂林市。地处桂东北山地区中部,地形以低山、丘陵为主,岩溶广布。最高峰龙河岭,海拔 1149 米。桂江、茶江(恭城河)、荔浦河流经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苎麻、甘蔗、大豆、花生、烟叶、黄红麻为主。矿产有锰、煤、铁、锡、金、钨、锑、重晶石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化工、纺织、水泥、制药、食品、塑料、电力、造纸、木材加工、服装及采矿。323国道经此,并有公路通恭城、昭平、阳朔等地。名胜古迹有榕津古榕、二塘古墓群及鱼堰温泉、朝天岩、青龙穿山、冷水石林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犬戎区栗城

    即区栗城。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治西北石杆河与甘露河合流处。《南齐书·林邑国传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(445),“交州剌史檀和之伐林邑……和之进兵破其北界犬戎区栗城,获金宝无笇,毁其金人,得黄金数万斤

  • 达马宗

    即达尔玛。今西藏措美县西南达玛。

  • 招集县

    南朝宋元嘉九年 (432) 置,属新会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。南朝梁、陈间改为怀集县。

  • 冷溪

    ①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峨眉县“土地关”条下:“由栖鸡五里至冷溪。”清设冷溪(碛)汛。《清一统志·四川统部》:峨边营经制外委一员驻“冷碛”。民国《峨边县志》卷2:冷碛关

  • 岯崲湖

    一作休崲湖。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南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 “灵运既不得回踵,又求始宁岯崲湖为田。” 即此。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 作 “休崲湖”。山 一名&#x

  • 龙和城

    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。宋大理废。在今云南省禄丰县东南白家洼附近,一说今禄丰县东南腰站。唐代西爨重城,“自曲州、靖州西南昆川、曲轭、晋宁、喻献、安宁距龙和城,通谓之西爨白

  • 劝农亭

    即今湖北巴东县南九十四里野三关镇。清雍正八年(1730)移野山关巡司于此。民国初设县佐驻此。

  • 光迁镇

    即今湖北保康县治。旧名潭头坪。1912年后改为光迁镇。1949年改为城关镇。

  • 甘城

    又名东古城。简称古城。即今安徽颍上县北东古城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77颍州颍上县:“又有故甘城,梁置下蔡郡。有关。吴、魏以来关防津济之所。”

  • 苴镇

    即今江苏如东县北二十二里苴镇。民国 《如皋县志》 卷1: 苴镇在 “县东一百五十里”。在江苏省如东县东部、掘苴河两岸,临近黄海。面积101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苴镇,人口 5200。古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