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原郡

平原郡

①西汉初置,治所在平原县(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平原、陵县、禹城、齐河、临邑、商河、惠民、阳信等市县地。东汉永宁元年(120)改为平原国。建安十一年(206)复为郡。三国魏黄初三年(222)又改为国,七年(226)复为郡。西晋改为国,南朝宋又改为郡。北魏废。

②东晋侨置,治所在梁邹城(今山东邹平县东北)。北魏称为东平原郡。

③南朝梁置,属泷州。治所在泷乡县(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)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④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聊城县(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市及茌平、高唐等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⑤北魏置,属燕州。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涿水又东径平原郡南,魏徙平原之民置此,故立侨郡以统流杂。”即此。

⑥北魏置,属泾州。治所在阴槃县(今甘肃平凉市东南四十里泾水北岸)。辖境相当今平凉市东部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
⑦隋大业初改德州置,治所在安德县(今山东陵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德州、陵县、平原、宁津及河北吴桥、东光、交河等市县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为德州。天宝元年(742)又改平原郡,乾元元年(758)改为德州。


(1)西汉置,治平原县(今山东平原县西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平原、陵县、禹城、齐河、临邑、商河、惠民、阳信及河北省吴桥等市县。东汉延平元年(106年)改为国,后复为郡,建和二年(148年)改为国,建安十一年(206年)复为郡。西晋复为国。南朝宋后为郡。北魏废。东汉末刘备曾以平原令领平原相。(2)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,治聊城县(今山东聊城市东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(3)北魏置,治阴槃县(今甘肃平凉市东泾水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平凉、镇原等市县大部分地区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(4)南朝梁置,治龙乡县(今广东罗定市南)。辖今广东省罗定市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(5)隋大业初改德州置,治安德县(今山东陵县)。辖境约当今河北省泊头市以南,山东省德州市、平原县以东,宁津县以西及古黄河以北地区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德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平原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德州。隋末李德逸起事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荣锜氏

    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二年 (前520),周景王 “崩于荣锜氏”。杜注: “河南巩县西有荣锜涧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年)

  • 高冠山

    一名高观山。即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蛇山。为黄鹤山支阜。以山形似高冠,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江夏县 “黄鹤山” 条下: “高冠山在城东南。明初,太祖围武昌,城东有高冠山,俯瞰城中,伪汉兵屯戍于此。傅

  • 梁口

    在今吉林通化县南桓仁水库北江口村附近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毋丘俭传》: “正始中,俭以高句骊数侵叛,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,从诸道讨之。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,进军沸流水上,大战梁口,宫连破走。”在今吉林省

  • 安县

    南朝宋置, 属永平郡。 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、岑溪县境。南齐以后废。

  • 广纳镇

    北宋乾德四年(966)废广纳县置,属通江县。在今四川通江县南广纳坝。在四川省通江县南。面积48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老官庙,人口5000。因驻地西北侧广纳溪得名。1949年为广纳乡,19

  • 绵阳县

    1913年改绵州置,属四川西川道。治所即今四川绵阳市。以治地在绵山之阳故名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城濒涪江西岸,为水陆冲要,自剑阁而南,至此地势始平,为川西著名大县。昔有 “蜀道咽喉”,“剑门锁钥”

  • 邓襄城

    即春秋战国时之邓邑。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邓襄镇。

  • 洋港汛

    一名清港。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北洋港。清时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神定河

    在今湖北郧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 神定河 “在郧县东南二十里。源出县南六十里十堰店 (今十堰市),北流入汉”。

  • 界湖集

    即今山东沂南县治界湖镇。清道光 《沂水县志》 卷2: 界湖集 “距 (沂水县) 城七十里”。1940年后为沂南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