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顶山

平顶山

①在今山西广灵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灵县:“平顶山在县北三十里,其顶方平。”

②在今辽宁抚顺市南。1932年9月16日侵华日军制造“平顶山惨案”于此,殉难三千多同胞。1972年建立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碑及遗骨馆。

③在今辽宁本溪市南。明《全辽志》卷1:平顶山在“(辽阳)城东一百里。山周三十里,其顶平厂可耕稼”。山当因此而名。

④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南唐王山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平顶山在“(海州卫)城南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平顶山在“上有积水不涸,俗名浴盆山。唐太宗曾驻跸于此。一名车驾山,又名唐王山”。

⑤在今吉林永吉县西南,属哈达山脉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8:平顶山在“(吉林)城西南九十里。高三里”。

⑥在今河南平顶山市市区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汝州》:“平顶山,在郏县东南五十五里。接南阳府叶县界。延袤十里。绝顶平垣,无峰峦,故名。”今平顶山市以此山名。


(1)山名。在黑龙江省铁力市、通河县间,汤旺河以西,松花江北面。属小兴安岭南段。山体以花岗岩、片麻岩、玄武岩为主。同名主峰海拔 1429 米。有红松林及铁矿。(2)区片名。在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西部。东与老虎台相邻,南连顺城区千金堡,西至南昌路,北与新抚区东岗为界。原名栗子沟。日军侵占时期因建矿用土,将一座小山顶挖平,故名。三面环山,多为平房。住户多为老虎台煤矿与抚顺华丰厂职工。有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杜县

    西汉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即今湖北京山县。后徙治今湖北仙桃市西北。西晋属竟陵郡。西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。治今湖北省京山县。属江夏郡。西魏废。

  • 野猪冈

    在今河南汝南县南。民国 《汝南县志》卷1大事纪: 咸丰十年 (1860) 八月,“官军与匪(按: 指刘玉渊、雷彦领导的捻军) 战于野猪冈,失利”。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南。清咸丰十年(1860年)刘玉渊、雷

  • 茈湖口

    清称茈湖口。一作齐湖口。即今湖南益阳县 (赫山镇) 东北五十里茈湖口乡。地处资水入洞庭湖之口,昔紫草 (俗称茈) 丛生,故名。

  • 涿州

    唐大历四年 (769) 置,治所在范阳县 (今河北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涿州市、雄县及固安县地。蒙古太宗八年 (1236) 改为涿州路,中统四年 (1263) 复为涿州,属大都路。明洪武初废范阳县入

  • 婆娑巡检司

    元至元二十五年 (1288) 废婆娑府置,属辽阳路。在今辽阳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。明废。

  • 玉蟾寺

    在今四川泸县北六十里福集镇南玉蟾山。《明史·猛如虎传》:崇祯十三年(1640),张献忠义军攻占泸州,明监军万元吉“将遣大兵南捣其老巢,而伏兵旁塞玉蟾寺”。即此。

  • 新生洲

    ①又名新生矶、姜家洲。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三十里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景定元年(1260) 一月,“蒙古张杰、阎旺作浮桥于新生洲”。即此。②在今湖南岳阳市西。宋范致明 《岳阳风土记》:“丁晋公南迁还岳

  • 应昌路

    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升应昌府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应昌县(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西南四里,俗名鲁王城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、阿巴哈纳尔旗、巴林左旗、翁牛特旗等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

  • 九折坂

    亦名邛崃坂。今四川荥经县西南大相岭山南坡山道七十四盘。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,行部至邛郲九折坂,叹曰:奉先人遗体,奈何数乘此险,后以病去。及尊为刺史,至其坂,问吏曰:此非王阳所畏道

  • 南寿州

    唐贞观三年 (629) 以南谢蛮首领谢疆地置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青岩镇附近。次年改为庄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