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广平县

广平县

①西汉置,为广平国治。治所在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二十里旧城营。东汉属钜鹿郡。西晋后废。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)复置,属广平郡,北齐废。隋开皇初复置,后改为鸡泽县。

②东晋于朝阳县侨置,属广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。南朝宋为广平郡治。南齐属广平郡。北魏废。

③东魏武定六年(548)置,属蕲城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固镇县西北公平集。北齐废。

④亦作广年县。北周天和元年(566)置,为广平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三十里。隋仁寿元年(601)改为左封县。“平”为“年”之讹。

⑤亦作广宁县。唐天宝元年(742)分蓟县置,属范阳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古城。三年(744)废。至德后复置,属幽州。五代时废。

⑥唐置,属静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一说在黑水县西沙石多乡西干市坝。开元二十四年(736)为恭州治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和集县。

⑦金大定七年(1167)置,属洺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广平县。元属广平路。明属广平府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封薛欧为广平侯,置侯国,治今河北省鸡泽县东南旧城营。属巨鹿郡。元朔、元狩间为广平郡治。元狩元年(前122年)国除为县。征和后为平干国治。五凤后为广平郡治。东汉属巨鹿郡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西晋仍为广平郡治。后省。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年)复置,属广平郡。北齐省。隋开皇初复置,移治今永年县东南城关(旧永年),属洺州。仁寿元年(601年)以避太子杨广讳,改为永年县。(2)东晋置,治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南。北魏废。(3)东魏武定六年(548年)置,治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南。北齐、北周间废。(4)北周天和元年(566年)置,治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南。属覃州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左封县。(5)唐开元中置,治今四川省马尔康县东三拉宗一带。为恭州治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和集县。(6)唐天宝元年(742年)分蓟县置,治今北京市西古城。属范阳郡。三载省。至德后复置,属幽州。五代时省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南部。属邯郸市。面积307平方千米。人口25万。辖2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广平镇。因地域广阔平坦得名;一云取“广其仁惠,平其政刑”之义。本魏县地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析魏县置广平县,治今址,属洺州。元属广平路。明、清属广平府。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,次年属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。1949年属邯郸专区。1958年并入曲周县,1962年复设广平县。1968年属邯郸地区。1993年划归邯郸市。地处河北平原南部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并产大葱、辣椒、鸭梨、苹果。有机械、化工、食品、建材等工业。邯馆铁路及邯大、曲魏、广邱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郻县

    又作邬县。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南。《汉书·外戚恩泽侯表》: 文帝封齐王舅驷钧为邬侯。 东汉改为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辛集市东南。属巨鹿郡。东汉改名为鄡县。

  • 马别河

    在今贵州西南部,南盘江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兴义府》:马别河“其水自普安县楼下河流入境,南注广西西隆州巴皓河”。

  • 陵阳山

    ①在今安徽宣州市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15宁国府: 陵阳山 “在宣城。一峰为叠嶂楼,一峰为谯楼,一峰为景德寺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5宁国府: 陵阳山 “在府城内。冈峦盘屈,孤峰秀拔,为一郡之镇。宋郭祥正诗

  • 武丘镇

    北宋置,属韦城县。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四十六里武丘乡。

  • 波陇山

    一作皮陇。在今贵州麻江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麻哈州: 波陇山在 “州东十里”。

  • 茅州

    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句容县 (今江苏句容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句容、金坛二县部分地。七年 (624) 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句容县(今句容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句容、镇江等市地。

  • 武陟山

    即古盛唐山。在今安徽六安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六安州: 武陟山在 “州西三十里。汉武帝南巡,尝登陟于此,因名。《汉纪》: 南巡狩至于盛唐。宋白曰: 盛唐县西十五里有盛唐山,当即此山矣”。

  • 史家岗

    即今山西定襄县东史家岗乡。同蒲铁路忻窑支线旧有支线通此。

  • 萧山县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永兴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萧山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6萧山县:“以县西一里萧山为名。” 乾元元年 (758) 属越州。南宋属绍兴府。元属绍兴路。明、清时复属绍兴府。民国初

  • 观州

    ①隋开皇九年(589)置, 治所在东光县(今河北东光县)。大业初废。②唐武德元年(618)改九门郡置。治九门县(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一带。五年(622)废。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