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广德湖

广德湖

在今浙江鄞县西部横街镇北、高桥乡南。旧名莺脰湖,约形成于南朝齐、梁之际。唐大历八年(773)更名广德湖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明州鄮县:“西十二里有广德湖,溉田四百顷,贞元九年刺史任侗因故迹增修。”北宋建隆、熙宁年间曾两次疏浚,溉田扩及二千顷。政和八年(1118)后垦废。


古湖泊名。故址在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西。约于南朝齐、梁间围堤而成。原名(莺)脰湖,因湖形如脰而得名。唐大历八年(773年)鄮县(吴越时改鄞县)令储仙舟修治后,改名。贞元元年(785年)明州刺史任侗再度浚治,溉田四百顷。大中时达八百顷。宋太祖建隆时湖广五十里,灌鄞县西七乡田二千顷,为明州地区仅次于东钱湖的重要水库。唐末以来数有废湖为田之议,未果。北宋淳化间始有“盗湖为田”者,湖面逐渐缩小。政和七年(1117年)郡人知州事楼异请垦湖田,以广租收。次年湖废,尽辟为农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委鲁母

   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。顾炎武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 卷117 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 “土鲁番,回回种,田产各色果品树木。西北有委鲁母。” 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1: “乌鲁木齐,谨案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作

  • 寒氏

    即五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邯郸县西。《左传》: 定公十年 (前500),“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”。杜注: “寒氏即五氏。”古邑名。又作五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。《左传》定公十年(前500年):

  • 紫打地

    亦作紫大地。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。《清史稿·骆秉璋传》: 同治二年 (1863),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“由小径趋土司紫打地”。未及时渡河,遂遭全军覆没。即今四川省石棉县西北安顺场。

  • 摇城

    在今江苏苏州市南。《越绝书 ·吴地传》:“摇城者,吴王子居焉,后越摇王居之。”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南大姚。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:“摇城者,吴王子居焉,后越王摇居之。”

  • 渽水

    又名沫水、涐水。即今四川西部大渡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蜀郡汶江县:“渽水出徼外,南至南安,东入江,过郡三,行三千四十里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46嘉定府: 沫水 “一名渽水,一名涐水,今曰阳江”。古水

  • 平度州

    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以胶水县改置,属莱州府。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。1913年改平度县。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改胶水县置,治今山东省平度市。属莱州府,清仍旧。1913年降为县。

  • 七里滩

    即严陵濑。指今浙江钱塘江自建德市东乌石滩至桐庐县南泷口的七里泷峡谷。宋《淳熙严州图经》卷2建德县:七里滩“在城东四十里, 山峡之中。谚云:‘有风七里, 无风七十里’, 因以名之”。即“七里泷”。

  • 普耳

    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。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见万历 《云南志》 卷16 《贡象道路》。清顺治十六年 (1659) 改隶元江府。雍正七年 (1729)置普洱府。

  • 永靖县

    1929年析临夏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莲花城(今甘肃临夏县北)。1962年迁驻小川,即今治。在甘肃省中部、黄河两岸,西邻青海省。属临夏回族自治州。面积 1870 平方千米。人口20.1万,有汉、回、东

  • 小剑山

    在今四川剑阁县北,南距大剑山三十里。为剑阁道至险地段。唐徐坚《初学记》卷8引《华阳国志》:“诸葛亮相蜀,凿石架空,为飞梁阁道,即古剑阁道”,以通蜀汉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剑门县:大剑山“其北三十里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