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远路
元至元十六年(1279)改庆远府置,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。治所在宜山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、忻城、河池、南丹、东兰、天峨、凤山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、巴马瑶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。大德元年(1297)改为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。
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以庆远安抚司改置,治宜山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大德元年(1297年)又改置为庆远南丹安抚司。
元至元十六年(1279)改庆远府置,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。治所在宜山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、忻城、河池、南丹、东兰、天峨、凤山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、巴马瑶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。大德元年(1297)改为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。
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以庆远安抚司改置,治宜山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大德元年(1297年)又改置为庆远南丹安抚司。
一作子公道。北宋置,属宛丘县。在今河南淮阳县境。
唐置, 初为都督府, 隶北庭都护; 后降为羁縻州,属呼延都督府。当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。
金称活剌浑水、明作忽剌温江。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呼兰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 呼伦河 “在齐齐哈尔城东六百里。源出东兴安岭,南流五百余里,入混同江”。
即今湖北秭归县西北牛口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又名流泗桥镇。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北三十里流泗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3九江府湖口县: 东北有流澌桥。
在今河南襄城县北四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襄城县: “县北四十里有阎寨……又五里为郑庄公城。春秋楚伐郑,庄公出师境上,与楚相距处。”
①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六十里永泰乡。《元和志》卷33永泰县:“地号永泰,因以为名。”天宝初属梓潼郡,乾元初复属梓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废入盐亭县。十年(1077)
北宋置,属永寿县。即今陕西永寿县东北常宁镇。清改为镇。北宋置,即今陕西省永寿县东北常宁镇。金时改常安寨。
即棐林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 文公十三年 (前614),“郑伯会公于棐”。《公羊传》 作斐。即“棐林”。
在今湖南桃源县北。即今白洋河上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桃园县 “苏溪” 条下: “又黄石溪,在县北百二十里。出香山村,下流合苏溪入沅江。”村名。在安徽省青阳县南部、九华山东麓、黄石溪西岸。属陵阳镇。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