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康乐县

康乐县

①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阳乐县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四十里罗城乡。隋废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袁州万载县: 康乐故城 “宋武帝封临川内史谢灵运为康乐侯,以侯就第即此地也。其城周回山水,谢公无日不宴游。有谢公书堂,石砚犹存”。

②金升康乐砦置,属临洮府。治所在今甘肃康乐县西北康乐乡。元废。

③1940年改康乐设治局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甘肃康乐县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以阳乐县改名,治今江西省万载县东北。属豫章郡。隋废。(2)今县名。在甘肃省中部、洮河支流三岔河流域。属临夏回族自治州。面积1361平方千米。人口24.2万,有汉、回、东乡、藏等民族。辖2镇、1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附城镇。唐天宝三载(744年)置安乐县,属兰州。乾元三年(760年)改为长乐县。宝应元年(762年)地入吐蕃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置康乐寨。金皇统二年(1142年)升康乐县,属临洮府。元废县。1932年析临洮县设洮西设置局,次年改康乐设置局。1940年改为康乐县。1949年属临夏分区。1950年属临夏专区。1956年属临夏回族自治州。1958年并入和政县,1961年恢复康乐县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缘,三岔河及其支流苏集河、胭脂河、流川河流贯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小麦、青稞、蚕豆、油菜籽、当归、党参、生地等。林、牧业亦盛。工业有农机、印刷、水泥、化肥等。临蒿、康冶、康广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莲花山、边家林、王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南东道

    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)分江南道置,治所在苏州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,浙江、福建二省以及安徽歙县、绩溪、休宁、祁门、黟县与江西婺源、玉山等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废。唐十五道之一。唐

  • 钟 (鍾) 乳岭

    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乳源县 “双峰山” 条: “县治北一里有钟乳岭。一名丰冈岭。形如卧象,县之主山也。山腰有岩穴,穴中有水南流。产钟乳充贡。成化初,督臣韩雍奏革。” 乳源县

  • 同夏县

    南朝梁大同元年(535)升武帝出生地同夏里为县。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十五里。陈属建兴郡。隋废。

  • 蛾眉山

    ①亦作峨嵋山。在今安徽和县城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和州: 蛾眉山 “在州治西北。城跨山脊”。②在今浙江余姚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 蛾眉山 “在县西四十里。山高二百余丈,周七十里,唐天宝六

  • 烂泥湖

    在今湖南益阳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 烂泥湖 “在益阳县 (今益阳市) 东五十里。南受宁乡华林港之水,北入乔江”。在湖南省东北部益阳市与湘阴县之间,湘江与资水尾闾处。原为凤凰、来仪二湖,水面广阔

  • 武周县

    北魏置,属代郡。治所即今山西左云县。孝昌中废。北魏置,治今山西省左云县。属代郡。北周后废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七年(624年),“突厥寇代州之武周城,州兵击破之”。即此武周县故城。

  • 宛丘

    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。《诗经· 陈风 · 宛丘》: “子之汤兮,宛丘之上兮。” 《诗谱》: “陈都于宛丘之侧。” 《尔雅·释丘》: “丘上有丘为宛丘,陈有宛丘。”在今河南省淮阳县。春秋时陈国都于此丘之侧

  • 广德州

    明洪武四年(1371)改广兴府置,直隶京师。治所在广德县(今安徽广德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、郎溪二县地。洪武十三年(1380)废广德县入州。清属安徽省。1912年废州为广德县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

  • 黑潭子镇

    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北四十里黑潭村。明崇祯九年 (1636),蜀将杨玉振战殁于此。

  • 粟州

    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西会州置,治所在会宁县 (今甘肃靖远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4会州: “以此州仓储殷实,改为粟州。” 辖境约当今甘肃靖远、景泰、会宁及宁夏海原等县地。同年改为会州。唐贞观八年(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