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台 (臺)
在今河北无极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无极县: 廉台在 “县西十三里。相传以廉颇名。《晋地道记》: 魏昌县有廉台”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26《前燕四》: 东晋永和八年 (352),慕容恪讨闵于安喜,闵奔于常山,“战于魏昌廉台,闵师大败,斩首七千余级,擒闵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北无极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无极县: 廉台在 “县西十三里。相传以廉颇名。《晋地道记》: 魏昌县有廉台”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26《前燕四》: 东晋永和八年 (352),慕容恪讨闵于安喜,闵奔于常山,“战于魏昌廉台,闵师大败,斩首七千余级,擒闵”。即此。
北齐别都晋阳的内城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村旁。《元和志》卷13太原府晋阳县:府城“城中又有三城,其一曰大明城,即古晋阳城也,《左传》言董安于所筑。……高齐后帝于此置大明宫,因名大明城”。
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南。清咸丰《开县志》 卷13: 膏谷井 “乾隆四十七年开,煎锅二十七口”。
亦作地理城。即今安徽阜南县南三十里地城镇。明正德《颍州志》卷1:地理城“在州南一百一十里汝水阳。相传元至顺壬申,同知归旸请添置县,名颍水。今寺基故城隍庙也。至正辛卯,刘福通作乱,流劫乡村,破烧县治,遂
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长甸河口。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。清设县丞驻此,民国改县佐。
即今安徽石台县治(七里镇)。在石埭水上中游,为三国吴石埭城,石埭县也曾治此。清康熙《石埭县志》引宋县尉桂大受《水晶宫记》云:“宋理宗宝庆初始作新邑于此。以四面皆山,故不立城郭。因掘珠岭为东门,南山为南
亦名石门山。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4融州:石门山“县北有下石门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石门山“在怀远县西北七十里……亦曰下石门”。
在今新疆库车县北。《隋书·北狄传》:西突厥“处罗可汗居无恒处,然多在乌孙故地。复立二小可汗,分统所部。一在石国北,以制诸胡国。一居龟兹北,其地名应娑”。
隋开皇七年(587)改延陵县置,属绥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吴堡县西北四十里杨家塬。宋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七年(587年)改延陵县置,治今陕西省吴堡县北。属雕阴郡。唐初废。
在今山东高密市北。《水经·胶水注》:“胶水之左为泽渚,东北百许里谓之夷安潭,潭周四十里,亦潍水枝津之所注也。”《元和志》卷11高密县:“夷安泽,在县北二十里,周回四十里,多麋鹿蒲苇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
明初改平江路置,直属南京。治所在吴县、长洲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、常熟、昆山、吴江、吴县等市县和上海市西北部地。明宣德后为应天巡抚治所。清为江苏省治。1912年废。明初改平江路置,治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