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寿溪
在今福建莆田市北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莆田县:延寿溪“其上源曰巨溪,在府西五十里。首受游洋、漈溪、九鲤湖诸水,东会荻芦、渔沧、八濑水,经延寿村,曰延寿溪。一名绶溪,以水绿如绶也。唐神龙间,有吴兴者,谓溪出杜塘,经流入海,不足溉田,即延寿陂。后塍海为田,筑长堤于杜塘,以遏大流,转入沙塘陂,分为沟浍数十处,灌北洋之田,复分二派,导流至砺浦入于海。延寿溉田可万余顷,所堤杜塘田可二千余顷。莆之饶给,以木兰、延寿二陂也”。
在今福建莆田市北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莆田县:延寿溪“其上源曰巨溪,在府西五十里。首受游洋、漈溪、九鲤湖诸水,东会荻芦、渔沧、八濑水,经延寿村,曰延寿溪。一名绶溪,以水绿如绶也。唐神龙间,有吴兴者,谓溪出杜塘,经流入海,不足溉田,即延寿陂。后塍海为田,筑长堤于杜塘,以遏大流,转入沙塘陂,分为沟浍数十处,灌北洋之田,复分二派,导流至砺浦入于海。延寿溉田可万余顷,所堤杜塘田可二千余顷。莆之饶给,以木兰、延寿二陂也”。
又作张把。唐建,在今四川三台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四年(897),“宣谕使李询至梓州,己巳,见(王)建于张杷砦”。即此。《元丰九域志》:郪县有张把镇。在今四川省三台县南。唐乾宁四年(897年)王建
①亦作你满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口南底米河与梅河口之间。清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:黑龙江口南有“你满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混同江入海处迤南有“尼满”噶
①在今山西河津市东。《文中子·事君篇》: “疏属之南,汾水之曲,有先人之敝庐在,可以避风雨。”②即雕山。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南。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: “贰负之臣日危,危与贰负杀窫窳,帝乃梏之疏属之山。”
①西汉置,属淮阳国。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北二十五里临蔡镇。东汉属陈国。西晋改属梁国。西晋末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,属陈州。八年 (625) 废。②三国吴置,属湘东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北。
北宋置,属邵武县。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水口寨。明洪武二年(1369)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北五十里,与黄平县接界。明郭子章《黔记》卷5:平越府东北境有“打铁关”,旧有外委驻守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,位于弹丸礁西南约25海里。低潮露出,为一长约1海里的完整环礁。东南部有海拔0.6—1.2米之圆形珊瑚礁块。中国渔民向称五百二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无劳柴乐礁。1947年改名皇路礁
南齐置,属始兴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江苏睢宁县东南凌城镇。《魏书·孔伯恭传》: “伯恭从睢陵城东向零中峡。” 即此。
唐方镇名。至德二年 (757) 置,治所在蒲州 (旋升河中府,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)。辖境屡有变动,较长期领有今山西石楼、汾西、霍州以南和安泽、垣曲以西地区。光启元年 (885) 建号护国军。北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