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庆卫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居庸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延庆州:延庆卫在“州东南四十里居庸关口,本名隆庆卫,建文四年燕王置卫于此。隆庆初,改今名。领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千户所”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废。
明隆庆元年(1567年)改隆庆卫置,治怀来城(即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居庸关)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省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居庸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延庆州:延庆卫在“州东南四十里居庸关口,本名隆庆卫,建文四年燕王置卫于此。隆庆初,改今名。领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千户所”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废。
明隆庆元年(1567年)改隆庆卫置,治怀来城(即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居庸关)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省。
相当于今安徽霍邱县东之东汲河。《水经·泄水注》: “泄水出博安县,北过芍陂,西与沘水合,西北入于淮。”古水名。据《水经注·泄水》,自今安徽省六安市西南分沘水(今淠河)西北出,北过芍陂西,与沘水合,即今
殷武丁时方国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北。《殷契粹编》1175片:“王敦缶于。”《殷虚文字》乙编6423片:“缶
即今云南武定、元谋两县间的大山。唐代称罗仵侯山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 载: 永徽初,派赵孝祖讨杨承颠,“至罗仵侯山,其酋秃磨蒲与大鬼主都干以众塞箐口,孝祖大破之”。古山名。在今云南省武定县一带;或说在今
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南。一说在贵德县南。《明史·西域传·西番诸卫》: 万历十六年 (1588),“火落赤移驻捏工川,逼近西宁,日蚕食番族”。
即今福建南平市西北峡阳镇。清时南平县丞驻此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即今福建省南平市西北峡阳镇。清福建南平县丞驻此。
亦作北峡关。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大关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6安庆府:北硖关“在桐城县北六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北硖关“以北硖山而名。道出舒城,有巡司戍守。亦为北硖镇”。
南宋绍兴三年(1133)岳飞建,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雩都县:平头寨在“县北百里,路通闽广,当五峒七径之冲。宋绍兴中,岳飞平固石洞贼,遂于是地建砦,亲率麾下筑之。寨成,立司招收义军捍御
亦作鄀县。秦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。东汉改为鄀侯国。即“鄀县”。
在今四川南溪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:南溪县 “登北一盐井”。
①即小沈水。在今辽宁沈阳市南部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5:小沈水在“(承德县)城南四里。俗名五里河,自东关观音阁东泉眼发源。一曰万泉河,至骡子圈南入浑河”。②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