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掖县
①西汉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南张义乡。西晋废。
②隋大业二年(606)改酒泉县置,为甘州(后改张掖郡)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。唐为甘州治。后陷于吐蕃,废。清雍正二年(1724)复置,为甘州府治。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85年改设张掖市。
古旧县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酒泉县置,治今甘肃省张掖市。属张掖郡。唐永泰后地入吐蕃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复置,为甘州府治。1913年裁府留县。1958年撤县改市,1961年撤市复县。1985年撤销,改设张掖市。
①西汉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南张义乡。西晋废。
②隋大业二年(606)改酒泉县置,为甘州(后改张掖郡)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。唐为甘州治。后陷于吐蕃,废。清雍正二年(1724)复置,为甘州府治。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85年改设张掖市。
古旧县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酒泉县置,治今甘肃省张掖市。属张掖郡。唐永泰后地入吐蕃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复置,为甘州府治。1913年裁府留县。1958年撤县改市,1961年撤市复县。1985年撤销,改设张掖市。
在今浙江平湖市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海盐,故武原乡。” 西汉末海盐县治沦于柘湖,徙治于此。东汉永建二年 (127) 又陷为当湖。
西汉置,属雁门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县北二十里。东汉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宁武县北。属雁门郡。东汉省。
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三十六里东新里。旧属孝感县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孝感县东北有东新店。1933年划归礼山县。1952年划归大悟县。
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四十里白羊城。为京北重要山口之一。《元一统志》:“《图册》云,白羊口在昌平县西北三十里。”并于此置白羊千户所。明景泰元年(1450)于山口建城。《明史·武宗纪》:正德十一年(151
1942年合逊河、奇克二县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逊克县。由二县各取一字为名。在黑龙江省北部,北濒黑龙江。属黑河市。面积1.7万平方千米。人口10.6万。辖2镇、1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边疆镇。清
即苦叉。今新疆库车县。《元史·耶律希亮传》: 中统年间,耶律希亮 “由苦先城至哈喇火州”。
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3兖州府:芦泉“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。元行省尚书严实尝引水构亭为游观之所”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:芦泉山,“《府志》:相传唐尧陵在山之麓,今改祀濮州。左右峰峦拱峙,
在今贵州天柱县东北五十里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汶溪后千户所于此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)裁。
即今江西都昌县东三汊港镇。清同治《南康府志》卷5都昌县:三汊港市“在治东五十里五都,水通柴棚”。
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置,属晋熙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十八里吕亭镇。寻废。泰始二年(466)复置,南齐改为吕亭左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置,治今安徽省桐城市东北。属晋熙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