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当涂县

当涂县

①东汉改当涂侯国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。三国魏废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复置,属淮南郡。东晋废。

②东晋咸和初侨置,属淮南郡。寄治于湖县(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王旭乡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徙治姑孰城(即今安徽当涂县),属蒋州。大业初属丹阳郡。唐属宣州。宋为太平州治。元为太平路治。明、清为太平府治。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南淮河南岸。属九江郡。三国魏废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复置,属淮南郡。东晋侨立于江南,此县遂废。相传本涂山国,夏禹娶涂山氏,并会诸侯于此。有禹墟。(2)东晋成帝侨立于丹阳郡于湖县。晋末割于湖地为实土。治今安徽省南陵县东南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移治姑孰,即今当涂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安徽省东南部、长江东岸。属马鞍山市。面积 1405 平方千米。人口66.9万。辖9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秦置丹阳县,治今县东北丹阳镇,属会稽郡。西汉属丹阳郡。三国吴置于湖城,为督农校尉治。西晋太康初置于湖县,治今大公圩西芜湖县境。东晋筑姑孰城,为今城关镇建城之始。成帝时以流民南渡于湖县侨置当涂县,晋末分于湖县地为实土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丹阳、于湖县,移当涂县治姑孰城,属蒋州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置丹阳县。贞观元年(627年)并丹阳入当涂。五代南唐置新和州,不久改为雄远军。北宋初改为平南军,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升南平军为太平州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太平州为太平路。至正十五年(1355年)朱元璋改太平路为太平府。1912年废府。1914年属芜湖道,1927年直属安徽省。1949年设当涂市,隶皖南行署区,为芜当专区驻地。1950年撤市存县,属宣城专区。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,1980年属宣城地区。1983年为马鞍山市辖县。地处长江沿江平原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油菜籽、小麦、棉花为主。水产资源丰富,以长江鲥鱼、釜山螃蟹及圩区荸荠著名。矿产以铁为主,有姑山、黄梅山、睦山等矿区。工业有肉类加工、化工、炼铁、轧钢、机械、建材等厂。宁芜铁路和宁芜公路纵贯县境西部,当溧公路横穿县境北部。长江水运通航南京、芜湖等地。姑溪河、水阳江、青山河常年通行小轮。名胜古迹有青山李白墓、明建金柱塔和太平天囯营垒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福田河街

    一名福临堡。即今湖北麻城市北六十四里福田河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73 《兵事》: 清同治二年 (1863) 二月, 陈大㵙 “破余际昌军, 绕光山,入麻城。甲午,屯福田河”。

  • 南内

    即唐兴庆宫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兴庆公园一带。宋程大昌 《雍录》 卷3: 兴庆宫 “在都城东南角,人主亦于此出政,故又号南内也”。唐玄宗扩建其在藩时长安城内旧宅为兴庆宫,备游幸;以其在东内、西内之南,故称

  • 道州府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道州路置,属湖广行省 (后改布政使司)。治所在营道县 (今湖南道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、宁远、江永及江华瑶族自治县地。洪武九年 (1376) 改为道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

  • 雒阴

    战国魏地,后入于秦。在今陕西大荔县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文侯十七年 (前430),西攻秦,“筑雒阴”。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雒阴在同州西也。”战国魏地,后入于秦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洛河南岸

  • 百益堡

    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百益乡。《清一统志·鄜州》:百益堡“在洛川县东南一百里”。

  • 跋那山

   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 北魏登国九年 (394), “曷多汗与社率部众弃其父西走,长孙肥轻骑追之,至上郡跋那山,斩曷多汗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乌

  • 法特哈门

    又作巴延鄂佛罗边门。清置,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北法特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 法特哈边门 “在吉林城北一百七十里。一名巴延鄂佛罗。由吉林至白都讷、黑龙江之道也”。

  • 大罗镇

    ①在今山西应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 “安边镇”条下:大罗镇“在州南四十里”。②北宋置,属伏虞县。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北大罗乡(大罗池)。(1)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南部。面积190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

  • 密城

    在今山东昌邑市东南十五里。西汉置密乡侯国于此。

  • 长兴镇

    即今江西赣县东北磨刀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:长兴镇巡司“在赣县东北一百里。旧名磨刀寨,本朝乾隆四十三年改今名”。在四川省南溪县东北部。面积36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兴,人口800。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