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建宣抚司
明洪武六年 (1373) 改忠建长官司置,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后废。永乐四年(1406) 复置,属施州卫。清改为忠建土司。
明洪武六年(1373年)置,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。清初改置忠建土司。
明洪武六年 (1373) 改忠建长官司置,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后废。永乐四年(1406) 复置,属施州卫。清改为忠建土司。
明洪武六年(1373年)置,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。清初改置忠建土司。
即今陕西安塞县西延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36延州金明县: 金明川 “川自县北蕃部来一十五里县西过南流,入肤施县界”。
在今广西横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永淳县:火烟溪“在县东三十里。源出广东灵山县。……下流皆入于郁江”。
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北,潢河入淮河处。隔河与淮滨县接界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光州直隶州:淮水 “又东北径郑家店,复合黄水”。民国初设县佐驻此。
即今江苏高淳县东之胥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溧阳县 “广通镇” 条: “ 《志》 云,春秋时,吴王阖闾伐楚,用伍员计,开河运粮,东通太湖,西入长江,因名胥溪河。其后渐湮。” 南唐景福元年 (892
一名东首阳山。在今河南巩义市北,黄河南岸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 ·中次三经》: “萯山之首,曰敖岸之山, 其阳多㻬琈之玉, 其阴多赭、 黄金。” 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皇甫谥 《帝王世纪》
古浮桥名。亦作朱雀桁、朱雀桥,又称南桁、南航、大舫。为东晋南朝建康淮水浮桥之一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南镇淮桥附近秦淮河上。三国吴称南津桥。东晋咸康二年(336)重建后改名。因在朱雀门下,故名。又因在都
①东晋义熙中置,为晋熙郡治。治所即今安徽潜山县。隋为同安郡治。唐为舒州治。南宋嘉定十年(1217)迁治皖口(今怀宁县东北山口乡),端平三年(1236)迁治罗刹洲(今贵池市西六十里),后又迁治宜城(今安
在今贵州榕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曹滴洞长官司: 苗沙山 “在司治西。容江之水出焉。亦曰苗沙洞”。
本名疁门。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东门。《越绝书 ·吴地传》: “从阊门到娄门九里七十二步。”《吴地记》: “吴门本号疁门,东南秦时有古疁县,至汉王莽改为娄县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长洲县 “吴郡城
北宋庆历二年 (1042) 升招安镇置,属滨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沾化县西古城镇。熙宁六年(1073) 省入渤海县。元丰二年 (1079) 复置。金明昌六年 (1195) 改为沾化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庆历三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