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脚岭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四里,接江苏宜兴市。《茶经·八之出》: 湖州 “生山桑、儒师二寺,白茅山悬脚岭,与襄州、荆南、义阳郡同”。清光绪 《长兴县志》 卷12: 悬脚岭 “以其岭脚下垂,故名”。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四里,接江苏宜兴市。《茶经·八之出》: 湖州 “生山桑、儒师二寺,白茅山悬脚岭,与襄州、荆南、义阳郡同”。清光绪 《长兴县志》 卷12: 悬脚岭 “以其岭脚下垂,故名”。
在今山西陵川县城西四十里平川村。原在宋家川,唐贞观年间 (627—649) 奉敕建造。北宋天圣年间迁此重建。金至清代屡加修葺。寺宇前后两进院落,有山门 (即天王殿)、中殿、后殿、左右配殿及两厢廊庑。中
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齐宣公四十九年(前406),“伐卫,取毋丘”。《索隐》:“毋音贯,古国名,卫之邑。今作‘毋’者,字残缺耳。”应即古之贯国。
在今江西于都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8虔州雩都县: 雩山,“耆老相传云,昔有人于此山下祈雨,往往感应,故曰雩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 雩山 “在雩都县北三十五里。高可摩霄,雩水出其下,为邑望山”
即今新疆柯坪县。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卷117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“阿赤地里城又四百里为克力宾城。南北有二回回墓及黑玉河,北有店石子。”
隋开皇十年(590)分太原县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。大业初废。
南宋淳祐九年 (1249) 建,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西青居山。徙顺庆府治于此。古城遗址尚存。在今四川省南充市南青居山上。南宋淳祐年间筑,宝祐六年(1258年)蒙古军攻破此城。
明置,属宁夏左屯卫。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南唐铎堡。
①东汉建安二十二年(217)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上庸县(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堵水北岸)。三国魏黄初元年(220)并入新城郡。太和二年(228)复置。西晋辖境约当今湖北竹山、竹溪二县,十堰市及陕西平利、
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)置,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。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年)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。
一作平喜坝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“黄牛峡尽则扇子峡,……过此则峡中滩尽矣。三十里得南岸平地, 曰平善坝,出峡舟至是皆舣泊,相庆如更生。舟师篙工皆有犒赐,上下欢然,将吏以刺